- 保護視力色:
山東省茶葉加工機械化取得新突破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7-11-20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茶葉
- 中研網訊:
山東省開展南茶北引已有40余年的歷史,生產的茶葉耐沖泡,味道濃,湯色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銷售價格也遠高于全國水平。目前全省共有茶園30多萬畝,可采茶面積13萬畝,年產各類茶葉600萬公斤,產值5.5億元。畝產值5000多元,高的可達10000元,遠遠高于南方平均水平。尤其日照綠茶更是享譽全國,年總產量已達360萬公斤,產值約3億元。
為推進茶葉加工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從2003年開始,山東省農機部門實施了茶葉加工機械化技術創(chuàng)新示范工程,建立了示范基地,對一些機械進行了適應性改進。2006年設立了扁形綠茶加工機械化技術創(chuàng)新示范項目之后,省農機辦與省內主要茶葉產地----日照市農機部門組織技術人員編制了扁形綠茶加工機械操作技術規(guī)范,制定了機械優(yōu)化配備方案。為了充分調動各職能部門、宣傳媒體、茶葉生產企業(yè)、機械設備制造商以及廣大茶農的積極性,經多方調研和征求意見,成立了“茶葉生產機械化促進會”。圍繞茶葉生產加工的各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舉行現場會、技術培訓班等形式,培訓茶葉機械操作工50多人,在周邊10個茶場,共推廣扁形綠茶加工機械30多臺,有效改善了日照綠茶品種單一、生產量低的局面。
扁形綠茶加工實現機械化后比人工提高工效10多倍,而且品質優(yōu)良、穩(wěn)定,比過去人工手工加工的外形挺直、光滑、扁平,色澤翠綠、均勻,味道清香,并且更加安全、衛(wèi)生,受到了省內茶葉專家的好評,打破了名優(yōu)高檔綠茶只能手工加工的神話。
目前,山東省兩個茶葉加工創(chuàng)新示范基地年新增產扁形綠茶8000公斤,增加產值400多萬元,增加收益200多萬元,是投資的5倍之多,其產品分別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名茶和十大優(yōu)質茶。- ■ 與【山東省茶葉加工機械化取得新突破】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