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外貿順差繼續(xù)擴大政策調控仍需加強(三)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7-8-16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貿易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手機連鎖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目前中國的手機銷售渠道主要存在幾種業(yè)態(tài),分別是:手機專業(yè)連鎖、家電連鎖、移動運營商的營業(yè)廳或2008-2009年中國家電連鎖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中國家電傳統(tǒng)零售渠道主要分為百貨商場、專業(yè)連鎖店、大型超市、品牌專營或專賣店以及電器城等業(yè)態(tài)2008-201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2008-2010年中國特許經營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對外貿易水平的若干長期因素依然存在。我國加工貿易發(fā)展呈現(xiàn)剛性。由于加工貿易形式對于吸納社會勞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在目前我國勞動力實際成本降低、社會就業(yè)壓力頗大的情況下,加工貿易規(guī)模難以在短期內有所下降。而且由于國際產業(yè)轉移,發(fā)達國家與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如日本、韓國等正在將某些制造業(yè)產能不斷向中國傳送,增加了我國加工貿易繼續(xù)擴張的可能性。
國內的過剩產能仍需通過海外市場進行釋放。我國1-6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9%,投資一直處于高位運行,這證明生產能力依然在不斷擴張。而且前幾年累積起來的過剩產能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吸收,在國內市場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只有通過繼續(xù)擴大出口,在海外市場尋求出路。
基于以上因素,筆者認為,我國進出口總值將保持較快增長,貿易順差規(guī)模還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將達到21760億美元,增長23.1%左右。出口規(guī)?赡苓_到12210億美元,增速維持在26%左右;進口規(guī)?赡苓_到9460億美元,增速達19.5%左右。預計全年貿易順差規(guī)模將達到2750億美元。
■對策
外貿政策調整
應從四方面入手
鑒于當前我國的貿易順差持續(xù)、過快增長,如何實現(xiàn)貿易平衡,解決由貿易順差持續(xù)增加所帶來的貿易摩擦、流動性過剩及人民幣升值壓力等問題,宏觀調控政策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通過普遍下調所有產品出口退稅率進行總量調整。我國2006年以前實施的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還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國家為擴大出口而有意調高的出口退稅率。當時對出口退稅的調整主要是考慮減小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的影響,支持與扶植企業(yè)出口創(chuàng)匯,增加外匯收入。盡管國家自2006年以來加大了出口退稅調整力度,但是稅制的調整相對于我國當前的外貿出口增長規(guī)模與速度而言還是稍顯平緩。在我國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優(yōu)勢大幅提高的情況下,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顯得偏高。而且近年來出口退稅逐漸加重了我國財政的負擔。因此政府可以適當考慮將所有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普遍下調2%左右,并全部取消列入“兩高一資”產品目錄中商品的出口退稅,提高這些產品的出口關稅,同時降低資源類、能源類、環(huán)保類以及高技術產品的進口關稅,以抑制快速擴大的貿易順差。
第二,通過改變對外貿易政策取向進行結構調整。改變出口導向型對外貿易戰(zhàn)略,適當調整相關貿易政策,可以使對外貿易結構趨于合理,并且能夠通過貿易結構與產業(yè)結構的關聯(lián)帶動效應,倒逼國內產業(yè)結構盡快優(yōu)化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加速轉變。建議重點進行以下幾方面調整:一是通過金融、財稅、投資政策鼓勵一般貿易的出口與進口,限制加工貿易;二是通過進出口關稅政策調整優(yōu)化商品結構,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鼓勵高技術附加值商品進口;三是放松進口限制,適當增加消費品進口,通過擴大進口帶動國內消費,協(xié)調進出口比例。
第三,通過完善國內要素價格體系進行價格調整。完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不僅是產業(yè)結構升級的內在要求,也是對外貿易結構轉變的客觀需要。只有深化資源、能源產品價格改革,讓它們的價格既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又反映其稀缺程度,才能真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商品的生產與出口,結束以國內廉價資源、能源、環(huán)境要素補貼其他國家的現(xiàn)狀,使我國出口在賺取外匯的同時,也真正能夠為國民帶來福利。這需要調高能源價格,逐步調整煤、天然氣、水、電價格,完善利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勞動力價格形成制度等等。
第四,通過人民幣匯率適當升值進行速度調節(jié)。如果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我國今年將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規(guī)律表明一國國際地位提升,其貨幣在國際市場上必然呈現(xiàn)升值趨勢。但是我國當前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幅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相比,顯得較為遲緩。所以可以考慮適當提高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幅,以控制外貿順差的增加速度。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目前來看,較為適中,下一步應重點提高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中其他主要國際貨幣(尤其是主要貿易順差來源國的貨幣)的升值幅度,如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此外,還須增強企業(yè)在浮動匯率制度下抵御風險的能力,學會利用匯率工具來控制和對沖外匯風險,建立外向型企業(yè)的匯率風險防范機制,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范圍。
- ■ 與【外貿順差繼續(xù)擴大政策調控仍需加強(三)】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