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我國維生素原料藥發(fā)展狀況分析(上)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7-12-25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維生素 原料藥
- 中研網訊:
2006年按年產量統(tǒng)計前五大類原料藥分別是:滋補營養(yǎng)類、維生素類、抗感染類、解熱陣痛類、血液系統(tǒng)類,維生素是我國第二大類原料藥,同時也是國際醫(yī)藥、保健品市場及動物飼料市場的大宗產品之一。中國是世界范圍內少數(shù)幾個能生產全部維生素的國家之一,也是維生素出口大國,在國際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維生素原料藥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出口型產品,貿易順差越來越明顯;第二、行業(yè)集中度較高,規(guī);研纬桑盗谢蛔;第三、價格受國際需求影響大,但國內企業(yè)對價格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2000~2001年,維生素貿易順差相對不明顯,是因為當時我國很多飼料用的維生素還是依賴進口,通過幾年的科技攻關和發(fā)展,我國的維生素生產成本不斷降低,有些產品甚至領先于世界水平,并且攻克了象維生素H、維生素D3等產品的合成工藝瓶頸,使我國的維生素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加強。2003年我國維生素產能急劇擴張,國內企業(yè)開始注重規(guī);б,同時積極拓展國外市場,比02年出口額增長約53%,是出口增長最快的一年,貿易順差也更為明顯。2007年以來,貿易順差最顯著的是維生素C、其次是維生素B2、維生素E、維生素A。
維生素類產品出口量CAGR(2000 -2007年)16.2%,07年預計出口15.34萬噸,出口額達到9.36億美元。從出口的品種看,07年1-9月出口額最大的是維生素C 2.35億美元,維生素E 1.20億美元。從出口的地區(qū)看,06年可統(tǒng)計到直接出口到達全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qū),出口量最大的三個地區(qū)分別為歐盟、北美、亞洲,占整個出口額的90%。美國、德國、荷蘭、日本、比利時和韓國是我國維生素最大的進口國,也是全球維生素最大的消費地區(qū)。發(fā)展中國家也包括中國隨著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升,維生素的消耗量也在提高,亞洲和拉美地區(qū)未來對維生素的消耗增長潛力很大。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C、B族、泛酸、葉酸、煙酸、生物素(維生素H)等;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A、D、E、K,還有類胡蘿卜素等。其中水溶性維生素是我國產銷量最大的一類,與巴斯夫和帝斯曼這兩大維生素巨頭構成世界維生素的三大制造方。相比之下脂溶性維生素中國還處于發(fā)展中,產銷量和應用比歐美國家有較大差距。然而在價值上,脂溶性維生素要遠遠大于水溶性維生素。中國發(fā)展?jié)摿υ谟谥苄跃S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則處于自然增長階段,總體維生素市場的增長來自于保健品和動物用添加劑市場的增長。
從世界維生素制造的格局上,經過前幾年重大的整合,形成了比較強的集中度,以巴斯夫、帝斯曼為全球主要霸主。國內維生素生產的產能集中度也較高,各大類維生素基本均呈現(xiàn)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規(guī);研纬伞5袊S生素還處于多家占據(jù)個別品種優(yōu)勢地位的格局,系列化不足,沒有任何一家中國企業(yè)在大類維生素成為世界主流。浙江醫(yī)藥、浙江新和成、東北制藥總廠這三家品種相比要多于中國其他維生素生產廠家,2006年這三家出口額也排在前三位,出口額分別達12.3億、11.8億、3.4億人民幣。中國今后最值得發(fā)展的是一些高價值維生素,例如維生素D2、D3、維生素K1、K2、維生素A油、β胡蘿卜素以及復合維生素產品。一些國際市場十分看好的如:蝦青素、葉黃素、斑鰲黃等,值得重點關注的公司是浙江醫(yī)藥和新和成,除維生素K等個別品種尚未生產外,兩公司擁有上述多種高附加值的維生素。
- ■ 與【我國維生素原料藥發(fā)展狀況分析(上)】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