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化妝品專營店未來格局預測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10-3-5
- 【搜索關鍵詞】:化妝品行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wǎng)訊:
-
2010年中國日用精制鋁品行業(yè)運行投資研究報告 《2010年中國日用精制鋁品行業(yè)運行投資研究報告》一共十一章,首先分析了國內及國際上日用精制2010-2015年口腔清潔用品行業(yè)競爭態(tài)勢及投資發(fā)展 本報告依據(jù)中國口腔清潔用品市場深度調研資資料和數(shù)據(jù),匯合業(yè)內權威咨詢結果撰寫而成,重點研究中2010-2015年中國驅蚊行業(yè)投資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詢 驅蚊類產品十分豐富,價格高中低檔都有,能滿足顧客不同的消費需求。主要產品第一類是蚊香,包括傳2010-2015年中國面膜行業(yè)投資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詢 面膜是一種敷在臉上的美容護膚品,有的敷后經(jīng)過20-30分鐘,便會形成一層緊繃在臉上的薄膜,所隨著外資化妝品競相進入中國市場,品牌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了,資生堂在一線城市的利潤增長放緩。為了尋找更高的利潤點,尋找更大的市場,資生堂決定把市場投向了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的二三線市場。
鑒于許多地區(qū)二三線市場的百貨商超渠道相對沒那么發(fā)達,而化妝品專營店發(fā)展卻風生水起,經(jīng)過長期的市場研究,資生堂采用了泊美這個品牌,來做其二三線市場的沖鋒將軍。2003年9月26日,面積110平方米的資生堂直營1號店“煥采空間”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yè),由此拉開了資生堂專營店攻堅戰(zhàn)的序幕。
雖說泊美前期進入化妝品專營店有一定的品牌優(yōu)勢,但是一開始泊美僅有12個單品,在媒體廣告宣傳少的情況下,幾年時間做到專營店渠道知名品牌這個成績,專賣店經(jīng)營者是傾注了相當多的心血。不過,對資生堂來說,長期固守專營店渠道并不是他們最終的策略,其目標是通過專營店的前期磨練,搶先培養(yǎng)出泊美品牌的忠實消費群體,當百貨商超渠道下沉時機成熟之后,通過會員的過渡,把消費者引進百貨商超渠道進行消費,重新樹立起資生堂整體形象,才是泊美進軍專營店的最終目的。
因此,當泊美在專營店攻城掠地,創(chuàng)下汗馬功勞的時候,資生堂筆風一轉,讓泊美華麗轉身,進軍國內的一現(xiàn)市場,進軍一線品牌,開始與國際知名大眾品牌爭奪市場,進駐百貨專柜。這一舉措的目的,既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資生堂的國際知名品牌度,也是為了開發(fā)更高的利潤產品做準備。
2006年秋季,資生堂新的專營店品牌“悠萊”誕生,可以說,悠萊是資生堂用來為泊美“回城”而生的。借泊美之前在專營店遺留的影響力,悠萊在專營店中一路走來,順風順水。而泊美在穩(wěn)固專營店霸主地位的同時,加大力度拓展其在百貨的發(fā)展之路,通過百貨專柜來不斷提升其品牌效應,維持其在專營店的品牌形象地位。
泊美品牌從專營店反切百貨渠道這種非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戰(zhàn)略,深深震憾了化妝品專營店經(jīng)營者,同時,也讓在專營店擁有一定成就的國內品牌商看清了專營店品牌未來發(fā)展的出路,那就是通過雙線操作,植根專營店,拓展商場百貨,樹立形象,實施大品牌戰(zhàn)略。
演變:國內知名品牌戰(zhàn)略換防
“百貨商場、超市渠道遠沒有飽和,本土品牌與外資品牌真正的‘戰(zhàn)場’在百貨商場和KA大賣場,而不是專營店。本土品牌要想在專營店渠道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就必須在做好專營店渠道的同時,再跳出這一渠道,將中外品牌的戰(zhàn)場引向外資品牌的‘大后方’,即商超渠道!边@是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最近發(fā)表的一番講話,同時,他也對自然堂的未來渠道作了如下規(guī)劃,“穩(wěn)定專營店渠道,這是自然堂的根基;拓展商超渠道,這是自然堂騰飛的翅膀!
泊美從專營讓反切百貨商超渠道,為化妝品專營店品牌拉開了一個新的“雙線操作”整合時代,也讓部分品牌戰(zhàn)略意識較強的國內品牌商意識到,專營店雖好,但對于品牌發(fā)展來說,始終只能是一種銷售的生意,無法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大品牌形象。只有通過“雙線操作”,逐步滲透商場專柜,樹立高端形象,才是未來強化品牌之路。
所謂雙線操作,在這里指的就是專營店品牌在主攻專營店渠道的同時進行渠道延展,通過業(yè)務滲透同步進入同區(qū)域的商超百貨渠道。在資生堂的泊美品牌實施這項策略之后,自然堂、丸美等在國內專營店領域有過搶眼表現(xiàn)的本土品牌,已經(jīng)實施緊步跟進的戰(zhàn)略換防,從而,也讓化妝品專營店的未來格局,進入了一個新的競爭時代。
對此,有營銷專家認為,這是一種好事,兩種渠道并進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專柜可以樹立高端形象,而專營店通過其靈活的運作機制,可以促進銷售。甚至有人認為,專營店產品進軍商超百貨,對原來專營店的生意并沒有影響,而且,同一區(qū)域,商場專柜的價格會比較高,還有形象在那里,如同給他們免費做了廣告,專營店老板不會反對品牌商進行這種操作方式。
而我們從代理商那兒的采訪情況來看,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應該說,專營店經(jīng)營者,對品牌商這種反切商場的做法深惡痛絕,認為他們是“吃完了奶忘了娘”,是對他們的一種傷害。
影響:雙線操作,究竟傷害了誰
雙線操作,不管品牌商的出發(fā)原點何在,最終傷害到的,必然是化妝品實體店和代理商。從競爭角度上講,有人認為,雙線操作將會帶來專營店和商場百貨之間的錯位競爭,從而引發(fā)價格下調和服務升級的結果,對消費者來說非常有利。不過,專營店老板或者代理商,卻認為這是一場噩夢。
雖然說,商場價格高,而且是死的,專賣店操作靈活啊,比商場便宜些,有一定優(yōu)勢;而且,商場費用大,還要開稅,專營店就是個體戶,自己想怎樣都行,陪錢賣都敢,而商場是不會在價格上大做文章的。但是,在專賣店經(jīng)營者看來,一旦專賣店品牌走百貨渠道,就意味著客源流失和價格混亂,隨即帶來的是利潤不可避免地下滑。專營店品牌進了商場專柜,其物料支持和配贈方面都遠遠優(yōu)于專營店,因此,商場專柜的促銷活動和買贈政策,對客源的分流,有著很大的影響。由于商場一般都在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在逛街的時候很方便購買,還有很豐富的贈品配送,因此,很多專營店的老顧客,都轉移到了商場進行消費。
另外,商場的規(guī);黉N,對專營店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2007年,武漢就發(fā)生過泊美專賣店集體抗議商場促銷的大規(guī)?棺h事件,最后還是廠家出面調停,才使事件平息?梢,專營店品牌反切商場百貨渠道之后,對專營店的影響有多大。
在美容化妝品論壇上,一位武漢的化妝品連鎖店老板,因為不滿自然堂反切商場渠道的做法,公開了這樣一段寫給伽藍鄭春影的信:
“鄭春影先生,您現(xiàn)在能取得如此成就,自然堂的品牌能夠在中國化妝品市場傲然屹立,
您還記這都是誰的功勞不?我懷疑,您忘得干干凈凈了。2002年以前,有多少人知道您鄭春影先生?有多少人知道自然堂這個品牌?沒有!您出道的時候,您所推崇的所謂的金管道 ‘百貨公司、大賣場、超市系統(tǒng)’有哪一個幫助您銷售一瓶自然堂了的?沒有!
捧起您鄭總和自然堂的是我們!是我們這些草根化妝品店老板捧起了您鄭春影先生,是我們這些草根化妝品店捧起了您擁有的自然堂品牌!您今天才有了本錢和資歷去攀金管道……”
應該說,許多專營店品牌都是在廠商合力的情況下,迅速崛起的;隨著雙線操整合時代的到來,廠商之間相互拆臺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越來越嚴重了。專營店品牌商不顧店老板感受,隨意向商場進軍;因而,有些專營店寧可拿高絲、夢妝75折、78折的貨品,給他們最好的位置,也不愿再和反切商場百貨渠道的品牌合作。
風險:品牌商雙線操作的利弊權衡
雖然,泊美反切商場渠道之后,業(yè)界評說褒貶不一,但從整體表現(xiàn)來看,泊美應該還算成功的,畢竟,其品牌底蘊及實力不容撼動,專營店經(jīng)營者即使千萬般不愿,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的無奈。
泊美也好,自然堂也好,其在專營店渠道的發(fā)展和成長,是眾多專營店老板看著他們一步步長大的,也都為其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立下了汗馬功勞,才把它們培養(yǎng)成為專營店渠道中的強勢品牌。
面對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不再認娘,許多專營店老板只有困惑與無奈。目前,大品牌戰(zhàn)略已經(jīng)被許多專營店品牌商提上了臺面,雖然,專營店渠道可以保證品牌一定的銷量,但是,其形象無法樹立起來,始終是品牌商心頭之痛。
當然,品牌商反切商超渠道,也是存在著很大風險的。很明顯,雖然泊美、自然堂、丸美等品牌在專營店渠道中已有了相當?shù)姆萘,但到了百貨渠道時,充其量也是一個小角色,不能起到主導的作用。當然,把專營店原有的客戶群帶到百貨渠道中,肯定是品牌商操作的一大策略,但是,對于企業(yè)的運營成本來說,始終還有一個硬傷擺在了那兒。要知道,當初專營店渠道的誕生和發(fā)展,就是因為百貨商超渠道的門檻過高,其費用大家都無法承受,因此,把專營店當成了溫床,F(xiàn)如今,翅膀雖然硬了,但又要走向舊路,多多少少,勢必會碰到不少的問題。運營費用大,關系難處理等等,可能都會成為品牌商一種新的負擔。
另外,專營店老板對于這批雙線操作的品牌,肯定不再那么傾其心力去幫忙,應該說,許多專營店都會忍痛割愛,把該品牌進行下架處理。而不同渠道的操作,無可避免會出現(xiàn)渠道沖突和價格混亂,這對于品牌終究存在著一種傷害。
很多品牌商誤以為雙線操作有利于市場盤面和業(yè)務績效的達成,或是干脆將化妝品專營店作為終端品牌在二、三級城市的跳板,這兩種觀點都是不太現(xiàn)實的。應該說,沒有一定實力的品牌,要想步入這淌混水,還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如果在專營店渠道二線市場上沒有一席之地的品牌,或是在全國重點區(qū)域市場上沒有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品牌,最好不要過早參與這種雙線操作的嘗試,否則,對于企業(yè)來說,有的只是一種苦果。
對于品牌的雙線操作,上海家化聯(lián)合股份有限公司佰草集品牌總經(jīng)理黃震曾在一個論壇上這樣表示:由于中國市場的梯度化,造成了渠道對一個品牌來說有多樣選擇,因為你的消費者可能在不同的地區(qū)他會選擇不同的渠道購買,那么在這個時候品牌的渠道的組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坦率地說我認為目前在化妝品精品店也有它的短板,就是終端形象的控制方面還不能達到品牌的要求。所以說很多種不同渠道,其實我們更多的要看品牌目標消費群他適合不適合購買,那么這個時候對渠道的選擇和渠道多樣化立體化的布局,其實取決你對品牌戰(zhàn)略的一個決定。
反思:雙線操作預示未來競爭格局
專營店品種滲透商場百貨渠道,其實也是一種必然的發(fā)展趨勢,是品牌商對產品升級和規(guī)模擴張的一種需求。而這種情況的產生,實際是對專營店未來的競爭格局下了一個注腳,對現(xiàn)階段和未來,它預示著五種可能的局面:
1、商場強、專營店弱的格局將會愈加明顯。商場本身就有一站式購物的優(yōu)勢,有著很高的人氣銷售保障。隨著專營店強勢品牌的進駐,自然而然對原本專營店獨家經(jīng)營的品類起到一定的沖擊作用,即使廠家區(qū)分了包裝和條碼,但對于專營店的生意分流和客源影響還是很大的;
2、在二、三線市場,專營店渠道競爭的泛濫和市場飽和境況,造成了專營店品種的品牌急需突圍。專營店渠道在經(jīng)歷高速發(fā)展之后,很多品牌商在化妝品專營店領域的單產達成指標逐月縮水、終端格局和競爭環(huán)境不斷惡化的時候,不得不又面臨這個同質化競爭時代無法回避的問題——渠道突圍;
3、全渠道滲透,是一個極其矛盾的課題,伴隨著外資品牌的渠道下沉,在二、三線市場商場渠道本土品牌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盡管,伽藍集團的鄭春影也曾發(fā)出呼吁,希望商場百貨給本土品牌更多的機會,盡管不少國內專營店品牌商正對反切商場信誓旦旦,蓄勢待發(fā);
4、未來本土專營店品牌還是盡早地在三、四線市場構筑和建立起自己的防線這才是當務之急,因為未來專營店渠道二、三線市場絕對是外資軍團的天下。
5、化妝品專營店經(jīng)營者必須擁有自己品牌,培養(yǎng)出自己的長久品牌,才是生存和競爭之道。香港莎莎的成功讓許多經(jīng)營者心動不已,但真正領會莎莎之道的不多。的確,香港莎莎眾多一線化妝品品牌的超低折扣為先期發(fā)展奠定了客源基礎,但是莎莎真正出色之處在于它擁有數(shù)個獨家代理的優(yōu)質品牌。固然獨家代理資格需要店家相當?shù)膶嵙,內地能取得這種資格的專賣店不多,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專賣店經(jīng)營者應從一開始就具備這種意識,在時機成熟時或發(fā)展自有品牌,或與品牌形成聯(lián)盟,或取得品牌獨家代理資格。因為,專賣店與商場競爭的底牌,其實就在于自己能否掌握終端品牌。
- ■ 與【化妝品專營店未來格局預測】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jīng)濟
- ■ 經(jīng)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