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首都機場新航站誕生記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8-2-15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首都機場 北京
- 中研網訊:
世界同類機場建設投資比較
2月14日,央視《新聞會客廳》播出“首都機場新航站誕生記:系世界單體面積最大航站樓”,以下為節(jié)目內容實錄。
李小萌:歡迎來到《新聞會客廳》。2008年2月29號,首都機場新的航站樓就要投入試運營了,這是奧運配套工程當中第一個建成驗收,也是規(guī)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工程,我們先來一起走進它。
新建的首都機場T3航站樓,從空中俯瞰有如一條巨龍。說其大,有充足的理由,它是全世界單體面積最大的航站樓,建筑面積達到了98.6萬平方米,相當于重建了兩個首都機場,投資規(guī)模為270億元,幾乎相當于國家大劇院的十倍。但是如此規(guī)模的建筑,建設工期卻只用了三年零九個月建成。奧運會期間,各國的代表團將從這個新的國門開始認識中國。
李小萌:今天演播室請到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首都機場擴建工程領導小組張國寶組長,以及民航總局副局長,也是領導小組副組長楊國慶,還有擴建工程總指揮陳國興,歡迎三位來到我們的節(jié)目。剛才是浮光掠影地給我們講了講新航站樓,具體怎么樣,其實大家不用著急,早晚會有機會可以親身去體驗,但是這個工程從平地到站立起來的過程只有你們是親歷的,比方說我們看到一些數字,這個新航站樓的面積和其它國家一些航站樓的面積相比,比他們大很多,可是我們投入的資金少很多,用的時間也少很多,這樣一個數字對比出來,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張國寶:這個航站樓從開工一直到2007年12月28日如果說叫驗收,一共只花了三年零九個月時間,可以說在世界上同類航站樓當中建設周期是最短的,當然你剛才也講了,投資也是最少的。我想最主要的還是突出了我們國家社會主義能集中量辦大事的優(yōu)越性,因為在建設的過程當中其實碰到了很多困難,最高峰的時候有五萬民工同時在現場揮汗如雨,這個場面也是非常壯觀的,光用鋼筋就有50萬噸,這些都有很多數字來說明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首先要把大柱子樹起來,而大柱子要的鋼材全國只有舞陽鋼廠一家能生產,開始我以為別的鋼廠也可以生產,因為它這種厚度要求的材質特殊。
李小萌:張主任,五萬人揮汗如雨,現場什么樣的氣氛?
張國寶:剛才我講光鋼筋就有五十萬噸,你從頂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層一層密密麻麻的鋼筋,很多工人都揮汗如雨在陽光下擰鋼筋,這個場面是非常壯觀的,所以在B航站樓封頂的時候我們曾經搞了個儀式,對勞動表現好的進行表彰,當時楊元元局長也在,我確實很感動,我們給所有的民工都深深鞠了一躬。
李小萌:您嗎?
張國寶:對。
李小萌:這是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還是當時即興的?
張國寶:不是設計的,是即興而來。
陳國興:他看到五萬人那個場面,很激動,感動。
李小萌:那能供得上嗎?
張國寶:一定要保證供上,供上以后,這個大柱子做不出來,如果大柱子完不成,其它的工程也就不能干,所以那時候陳指揮就很著急,一共有多少?九百多根柱子?
陳國興:298根。
張國寶:九百多節(jié)。你可以去看看,一個人都是抱不過來的,這樣的柱子他趕不過來,后來陳指揮就急了,我就出面找了江南造船廠,讓江南造船廠趕緊又幫助造了20多根,比如說馬上電流要供上,但電又沒有,我們又找了華北電管局,又找了北京市供電局,必須保證在什么時候要把22萬伏的變電站建起來,一定要把電送到新的航站樓,所以這些東西都是大家心往一處想,一定要完成這個任務。
李小萌:其實以前大家看到一個建筑的時候最怕聽到說這是趕工期趕出來的,因為言下之意怕它是欲速不達。
張國寶:你講得很對,這個工程我看到過一個采訪萬嗣銓先生,他就是講的國家大劇院,他說領導給我很寬松的時間,沒有規(guī)定完成日期,但是我們這個工程恰好相反,后墻不能倒,必須為奧運服務。
李小萌:什么叫后墻不能倒?
張國寶:就是不能比奧運會要開幕那天還晚,只能比它還要早,所以必須在2007年年底就要建成。
李小萌:您說萬嗣銓先生接受采訪我也看了,他說十年當中沒有一個領導跟他說你要快,只要質量就可以了,您這兒速度是第一,但并沒有人說我只要速度,不要質量。
張國寶:那當然不行,作為機場來講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就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必須滿足奧運會的需要,一定要在2007年年底完成,必須要在奧運會之前能夠投入運行。
英副首相稱工地塔吊比英國全部工地塔吊還多
李小萌:搶工期保質量,這一搶一保之間的矛盾怎么解決?
張國寶:當然首先要科學,不是蠻干,忽視質量。所以整個工程驗收的時候,這個工程是百分之百都合格,而且整個建設期間當中這么大一個工程,有五萬多人在里邊同時工作,但是沒有發(fā)生重大的安全和質量事故,這是很了不起的。
陳國興:在這么短的工期里,我們如何實現這個目標,確實像張主任說的,我們完全是用了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用了一個非常趕工,又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這個情況下的一個超強度的工作力這種狀態(tài)。
李小萌:您說這種非?茖W合理的管理方法能不能舉個例子讓我們感受一下。
陳國興:我們主要體現在幾點,第一是設計,這么大的航站樓的設計在幾個月之內就要把科研、初步設計和深度設計拿出來,這是做不到的事兒。我們第一采取了機動設計,把國內外三家,國內一家,主設計單位集中在一個賓館,花三個月的時間一定要把初步設計趕出來,任何一個設計都不能少,全部集中在一起。第二我們采取優(yōu)化設計,不管它設計的方案,可能有失誤,我們進行優(yōu)化。第三,我們在所有的設計,外國人參與設計,中方的設計占主動權,一定讓他控制這個設計的進度,這是設計上。第二個我們在施工當中,我們采取了日夜趕工,這是肯定的,所有的人全住在工地第一線,日夜趕工,所以這個大家?guī)啄陙頉]有休息,沒有星期天休息,晚上也是一樣。第三個我們在階段工期目標,民航總局各局長和張主任領導小組調動,我們按四個階段目標,每個階段目標必須實現又要劃分到節(jié)點上實現,是階段目標的問題。第四個施工當中充分考慮到施工當中的勞動力、材料設備進場的難度,我們先把水氣修好,先把路修好,讓我們施工當中五萬人還有設備材料進進出出,從來沒有受過影響,就像淮海戰(zhàn)役一樣,人山人海,那個壯觀的場面,包括我們領導也經常操心,張主任經常晚上打電話問情況怎么樣,也鼓舞我們,今天我們說這個工程做下來,確實是一個奇跡,也確實是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也體現了人類的智慧,更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偉大。
李小萌:就沒有因為要保證速度而做出讓步的地方?
張國寶:沒有。
陳國興: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楊局長提出的,第一個,選用的設備全是成熟先進,有時候我們就不走彎路了,做過,它是先進的。第二個我們建立一個ITC中心,就是信息中心,提前一年把所有的IT放到里面去檢測,所以所有的設計施工最誤工期的是IT,信息系統,但是我們這次信息系統能趕上,這是楊局長給我們單獨建一個,搶到了一年的工期。
楊國慶:英國的副首相在參觀這個工地的時候說了一句話,他說看了這個航站樓工地的塔吊,可能比英國全部工地上的塔吊還要多,可見這個規(guī)模之大。
李小萌:二號航站樓當時擴建的時候,其實計劃是到2015年滿負荷,但是提前七八年就已經滿負荷了,所以才有了三號航站樓現在的出現,但是它設計的年限也是到2015年,現在它是不是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它的任務,會不會又出現提前就飽和的情況?
張國寶:我來說明一下,開始設計的時候,因為有過種種方案,也有一種考慮要建第二機場,不一定在原地擴建,當時也做了很多論證,由于后來考慮到奧運會的召開,所剩下的時間只有四年了,再建第二機場時間上已經來不及,所以為了滿足奧運會的需要,首先滿足,以后還是要建第二機場的,按照六千萬人次吞吐來設計,這個六千萬人次顯然是滿足不了這么快的增長速度,所以在建設過程當中又做了調整,把T3C提前建設,現在實際上吞吐人數是7600萬人次,所以比原來的預計又增加了1600萬人次。即使這樣,今年預計可能就要突破六千萬人次,因為有奧運會的召開,后來可能增長得要慢一點,奧運會召開完了以后,仍然還有可能在2015年超過7600萬人次,這種可能性,所以下一步工作立即要著手論證要不要建北京第二機場的問題。
李小萌:當時當二號航站樓提前就滿負荷的時候,有人說,如果我們當時眼光放長遠一點,其實會省掉一些重復建設的這種浪費,三號航站樓會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張國寶:我覺得這倒談不上重復建設,因為機場的建設都是根據當時的客流量逐漸擴展,不光是包括中國,假如你去過舊金山,或者去過其它地方,芝加哥,它都是首先從一個比較小的,然后又開始建第二個航站樓、第三個航站樓,這種現象是比較多的。
楊國慶:這就跟你剛才問的投資問題相關聯,我們一般要求機場建設要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適度超前,不能太超前,太超前必須要花大量的資金,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效益,這個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但是我們把它規(guī)劃好,應該說在建二號航站樓的時候,我們將來怎么擴展,這個是在規(guī)劃之中的。
李小萌:剛才聽張主任講了,新機場肯定是要建,這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了,很多地方在競爭吧,天津、河北、北京都希望能夠落戶在它那兒,現在有沒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張國寶:剛開始準備擴建的時候,我剛才就講到要有建第二機場的方案,所以當時天津聽說了,他就來爭,說是不是可以把天津的機場作為北京的第二機場,河北也來爭了,說能不能在廊坊建一個,其實我當時是一個主張建第二機場的人,但是很遺憾最后把我變成了這個工程的領導小組組長。
李小萌:是嗎,還有這個過程?
張國寶:對。后來主要還是因為時間來不及,另外在現在首都機場這個位置上也還有進一步擴建的余地,便于把它迅速建成一個國際樞紐機場,在反復比較論證以后,決定還是在原址進行擴建,但在當時擴建批文當中就已經明確,要立即著手選擇第二機場,當時就定了。
李小萌:那這個方向呢?
張國寶:方向請楊局長講吧,現在可能還保密吧。
李小萌:楊局長,有方向嗎?
楊國慶:剛才張主任講了這樣一個過程,應該說在進行首都機場東擴之前,我們就有有關方面的人士進行過一些新的場址的選擇工作,之后在東擴的過程當中,我們仍然有一些專家在進行這個方面的工作,就其方向來說,肯定不會在北面,如果在北面就和原來的機場靠得太近了。
李小萌:這個范圍真大。張主任剛才您說其實最初您是贊成建第二機場的,如果說建第二機場是首選方案,而我們現在是選擇了擴建,算不算是我們?yōu)榱吮U蠆W運會做了一部分的犧牲?
張國寶:也不能這樣講,首先當然保奧運會是很重要的因素,同時也考慮到,在原來的機場,畢竟面積、吞吐量比較少,在那個地方可以利用原有的技術條件、工程來實現迅速增加吞吐量,是比較經濟的。剛才你也問到,為什么投資那么少?除了我們加強管理,社會主義大協作等等因素以外,工期比較短,我想利用原址擴建這也是一個因素。
楊國慶:實際上作為一個機場,我們把這個首都機場定位為大型負荷樞紐機場,既然作為大型負荷樞紐機場,它的吞吐量必須要有一定的規(guī)模,如果說在當時就著手新機場,它的規(guī)模也就是像張主任一開始說的,就是三千多萬到四千萬這樣,而且我們的航站樓不具備中轉的功能,這對樞紐機場的建設是會有一定影響的。如果在當時情況下,當然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奧運這個后墻樹在那個地方,如果在當時情況下就建新機場,這就意味著在這個原來機場的基地公司也要在那個地方建一套類似于在現在的首都機場的一套設施,這個是需要花很多投資的,所以剛才說的,我們首都機場這次東擴比同類型的擴建資金投資要少得多,實際上還并沒有包括航空公司節(jié)省的投資這一塊,如果把這個算進去可能會節(jié)省更多。
李小萌:張主任是這次擴建工程領導小組的組長,而您是國家發(fā)改委的副主任,畢竟蓋一個房子,即便這個房子很大吧,要需要這樣一個級別的領導來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嗎?
張國寶:剛才我講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涉及到多個部門的關系,所以需要有一個協調機構,具體活都是他們干的,我就是一個總的協調。比如說剛才有中央,有地方,這個資金中央出多少,民航局出多少,還有多少需要發(fā)債券,有多少需要用貸款,還有比如說九個村莊要搬走,一萬多人要搬走,如何能順利搬走,必須要有北京市順義區(qū)密切配合,他們的一條河流都要改道,這些東西就要由北京市之間很好地配合,有些時候一些隊伍的臨選,比如說設備的招標,遇到很多糾紛,也需要來統籌協調。另外在進度上需要其它地方配合協調的工作也需要國家層面上來幫助他們,因為有些東西畢竟不是民航局系統做的,也不是北京市自己做的,比如說我剛才提到的鋼材問題,如果有些工期趕不上的問題,需要別的部門來支援的問題,所以這些問題都需要做一些協調。
李小萌:處處需要協調,哪一個協調讓您覺得是比較棘手?
張國寶:我總的覺得這個工程還是比較順手。
李小萌:您不說,比較棘手的問題您不講。
張國寶:我總的覺得好像沒有太多棘手問題。
李小萌:那我問一個,比方說九個村莊上萬人的拆遷,是不是一個要勁的方面?
張國寶:對,當然是。有的時候確實要耽誤一點工期,如果再完不了,陳指揮老向我報告,哪個哪個村莊還有三戶,如果再不搬怎么辦,所以我不斷地給王岐山打電話,不斷地找劉淇,我跟他講,我說我就要找你們,我每次開會碰到他們倆,我說你們村子,王岐山說沒問題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我保證搬。下次碰到他,我說你還沒有搬,你快點給我想辦法把他搬走,這樣的事情我也做了不少惡人。
李小萌:像這次碰到拆遷情況的老百姓,他們的拆遷條件怎么樣?
張國寶:應該說我看還是很好的,他們還是比較滿意的。
李小萌:咱們剛才說的航站樓主要在說這個,但是新航站樓投入使用之后一個更大的改變來自于空中的變化,這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協調過程吧?
張國寶:對,因為首都的地形,北邊和西邊都是山。另外首都它的地位決定了防空的重要性,所以過去北京確定了有空中走廊,隨著首都機場擴建,我們現在設計的是一年要起降58萬架次,也就是說一個小時要124架次,一分鐘要兩個架次,空中來往的飛機量就要增加很多,所以如何讓空中管制能夠適應這個增加的飛機,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當初我要建第二機場,其中一條理由,我就認為這個空域上可能會有問題,所以他們也曾經請國外的一些公司幫著模擬,包括波音公司都做過模擬計算機的計算,計算以后,現在對北京空域的管理做了調整,取消了空中走廊,實行首都終端管制區(qū),來解決這個問題。
李小萌:這個協調的過程艱難嗎?
張國寶:非常艱難,因為這里頭涉及到軍方,也涉及到民航當局。另外空中也要分層的,過去是每六百米一層,現在縮小到每三百米一層,這里頭要防止飛機相撞,相應的飛機要裝上一些其它的裝置,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
李小萌:這會給機場帶來怎么樣一些變化?
張國寶:這個就是使得空中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也就是說簡單地說,能夠在空中飛行的飛機更多了。為什么大家現在感到首都機場擁擠呢?大家也知道首都機場要用的人很多,航線也很多,為什么加不上去?民航局曾經增加到1450架次一天,但是馬上就晚點,現在又回到一天一千架次。
李小萌:將來一天是多少?
楊國慶:每天在1500到1600架次。
李小萌:比原來還是提高不少了。
外國記者稱其為全世界最漂亮航站樓
李小萌:我補充一個旅客關心的問題,現在你走首都機場高速路,經常已經碰到堵車了,這么大一個體量的航站樓開始營業(yè)之后怎么辦?
楊國慶:這是張主任協調的主要問題之一。
張國寶:這是我的協調主要問題,剛才我講這是個系統工程,不是光是建這么一個樓,將來通往北京的旅客,交通是不是能夠方便,現在是按三千多萬人設計,但是大家已經感覺到機場高速路比較擁堵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能更加擁堵,如何使7600萬人次能夠順暢地到達或者離開首都機場,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和北京市做了大量的協調,第一,當然現在有一條機場高速路,我們叫它第一高速路,另外新建了一個從東直門到新機場航站樓的輕軌交通,北京市投資了62億,這條路從東直門上去到機場只要16分鐘就夠了,這還不夠,我們又開辟了第二高速路,從姚家園再到首都機場開了第二高速路。還有就是利用京承高速,然后轉到五環(huán),再下來又回到了第一高速,我擔心后面這段還是會擁堵,所以又把原來的李天路擴建為新的機場南高速,也就是從京承路,再從南邊有一條橫過去的路,能夠到第三航站樓。另外在北面也同樣在京承路另外開個缺口,又叫做機場北高速,還有可以利用六環(huán)路,在機場的北邊分流下來,也可以到達機場。這樣的話至少有四條公路交通線一和條輕軌交通線能夠到達首都機場,所以保證旅客的吞吐應該說比現在有大大地改善。
李小萌:能夠實現這個方案,怎么樣挑戰(zhàn)了您的協調能力?
張國寶:那我就是不斷地要和北京市進行協調,為什么要北京市的領導要參加這個領導小組,還有順義區(qū)呢?開始他們覺得投資大,確實想第二高速路晚點建,因為北京市的建筑任務也非常重,他們也要拿出很多錢來,但是我說你必須要建,如果不建好,恐怕一個高速路,因為這么多人,大家都開車去,可能要碰到很多問題,原來也曾經設想過,利用京承高速,下五環(huán),暫時能解決點問題,我說這不行,必須把第二高速建好,后來北京市經過認真研究以后,覺得這個意見是對的,所以又加快了第二高速路的建設,我講的所有路都要在今年6月份以前完成。
李小萌:如果當初說有些猶豫,就是因為錢的問題嗎?
張國寶:對。因為每條路修建也要碰到很多拆遷,很麻煩的事情,還要做很大的投入,剛才我講東直門到首都機場就要62億,如果第二高速同樣也要幾十個億,這些錢都要北京市來拿。
李小萌:在您整個協調過程當中,北京市有沒有沒答應的?
張國寶:我覺得都比較順暢,他們都是答應盡快去辦,但是在辦的過程當中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你不能說釘子戶一個沒有,這么大的搬遷,九個村莊,要一萬多人要搬遷,你說一點意見沒有,不可能,怎么樣去做好說服工作,如何和他們去協商,包括有些小的工廠在這個區(qū)當中也要搬遷,還有苗圃,一棵樹要賠多少錢,大量的細致工作都要靠北京市去做。
李小萌:2月29號是新的航站樓開始投入試運行,5月1號是嗎,是正式運營,在中間的這幾個月當中,你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最關注的是什么?
張國寶:我對他們的要求,首先要安全,在這個試運行當中一定要確保安全,所有的航班都應該很順暢。另外我也很關心一點,行李別給人運錯了,因為行李系統是非常先進的,整個行李系統有長61公里,所以有人問這么長的距離相當于比北京市到首都機場的距離還要長,同時從首都機場離開要飛到世界各大城市去,你的行李要運到紐約,他的行李要運到東京,這都不能出錯,過去在香港新機場開運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些差錯,所以我說你們一定要在驗收的階段保證完成這個任務。
李小萌:既然是最先進的行李系統您為什么還擔心呢?
張國寶:它總是有誤差的,先進系統還要經過調試,萬一出現差錯怎么辦呢?比如說它的設計大概是一個小時兩萬件,能處理兩萬件不同的行李,這個當中的誤差率比如必須控制在萬分之一或者萬分之二,你不能比這個多,所以這些東西必須要達到設計的要求。
李小萌:張主任最關心的是安全和準確。楊局長?
楊國慶:首先我要說一下,我們2月29號是一部分航空公司進去運行,到3月26號,我們原來分配給相應的航空公司都會進去,那個時候才基本上做到滿負荷運行,所以這個試運行還是分階段的試運行。為什么這樣做呢?就是因為這個航站樓是一個現代化程度非常高,非常復雜的這么一個航站樓,所以我最關心的當然是這個航站樓能夠平穩(wěn)地運行,因為這里面剛才說的有行李分撿系統,有非常復雜的信息系統,還有旅客的小火車,IPM傳輸系統。其次就是我們的飛行架次到那個時候大概增加到1350架次,雙塔臺三條跑道獨立運行,對于空域,對于塔臺的指揮都有相應的要求,當然安全是首位的。第二就是要保證這些系統能夠平穩(wěn)地運行。第三就是作為這樣一個航站樓,因為后面接下去就要舉辦奧運會,我們希望設施是先進了,服務也要跟上去,所以這個航站樓的服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張國寶:還有一點我再補充一下,因為畢竟它是一個龐大的新的航站樓,會不會出現旅客摸不到門,所以我們也很擔心這一點,因此要求在投運以前要進行六次模擬實驗,有些模擬的旅客要進行六次,比如說我拿著機票,我拿著行李。
李小萌:現在有進行過的嗎?
張國寶:已經進行了四次。
李小萌:怎么樣?
陳國興:現在開始發(fā)現六百多個問題。
李小萌:六百多個問題嗎?多了點嗎?
陳國興:現在就剩下了30個問題了。
張國寶:這不奇怪,很正常。
陳國興:我說這個航站樓,外國的記者稱這是全世界最漂亮的航站樓,不僅這個航站樓很大,新的設備、新的設施還有新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新的工作人員進去,在這個階段是難免不出問題的,但是我們雖然有,做了思想準備,也做了很多磨合的準備,希望在運行時間少出問題,不出問題,特別是到奧運期間要保證百分之百不出問題,這是我們所希望的。
李小萌:您剛才說的六百多個問題里都包括什么?
陳國興:哪怕一點小問題都是,比如環(huán)境衛(wèi)生哪里有個煙頭,也也算一個問題,當然也有大的問題,還有一些設備沒有運行,還有接口不太好,運行慢,速度慢的問題,或者其它問題。
李小萌:用了多長時間就把六百多個解決到剩30個?
陳國興:發(fā)現第一批,我們第一下就整掉了兩百多個問題,就是整改嘛。
張國寶:有些是比較好解決的,只要你發(fā)現了就可以解決,比如標識不清楚我就加個標識,作為你自己是個普通旅客,你進去,連路找不到,你知道應該加個什么標識。
陳國興:我們站在里面感受這個程度。
李小萌:可是當這么多人進入機場之后,情況千差萬別,六次的實驗能覆蓋嗎?
陳國興:我們按照這個量來的。
楊國慶:到最后一次應該是八千人,八千模擬旅客,這些旅客都是機場員工之外的,從外面請來的,他們就是跟那些普通的旅客完全一樣。
張國寶:你也可以成為志愿者去參加。
李小萌:那報名。
楊國慶:非常歡迎。
李小萌:剛才陳總還說了一個,還剩下二三十個問題呢。
陳國興:二三十個問題也不大,前天我們就一個問題,最關鍵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一個是致命的問題,沒有一個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 ■ 與【首都機場新航站誕生記】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