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當下的科技大風口之一。
FinTech(金融科技)正快速發(fā)展,甚至已經開始取代了人類的工作崗位。一些日本保險公司嘗試采用AI(人工智能)來協(xié)助保險理賠工作。
日本壽險巨頭FukokuMutualLifeInsurance計劃裁減近30%的保險理賠評估部門員工,因該部門于2017年1月引入人工智能系統(tǒng),以提高操作效率。
盡管FukokuMutualLifeInsurance采用人工智能的作法并非行業(yè)普遍現象,但日本每日新聞(MainichiShimbun)援引觀察員的話說,預計這種案例未來很可能增加。
FukokuMutualLifeInsurance計劃引入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是基于IBM日本公司的Watson系統(tǒng)。IBM稱,WatsonAI系統(tǒng)是一種“認知技術,可以像人類一樣思考,”并且“可以分析和理解所有數據,包括非結構化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br />
Watson系統(tǒng)將負責閱讀醫(yī)生撰寫的醫(yī)療證明和其他文件,以收集保險理賠資金所必需的信息,比如醫(yī)療記錄、住院時長和外科手術的名稱。
除了確定保險理賠金額之外,Watson系統(tǒng)也能核對客戶的保險合同,以發(fā)現任何特殊保險條款。這種措施被認為用于阻止賠付疏忽。該系統(tǒng)預計將在一個財年內核查總計約13.2萬宗案例。
盡管最終的賠付決定仍需要交由專門的人員來作出,但AI系統(tǒng)將使得閱讀醫(yī)療記錄和處理其他簡單程序更加有效率。
此外,從成本角度來看,上述這套人工智能系統(tǒng)將花費約2億日元,預計每年的維護費用在1500萬日元左右。而這次裁員近30%將為這家壽險巨頭每年節(jié)省約1.4億日元開支。
此時,日本郵政保險公司(JapanPostInsuranceCo.)也打算安裝WatsonAI系統(tǒng),其將在2017年3月開始試運行。日本生命保險公司(NipponLifeInsuranceCo.)12月開始使用該系統(tǒng)。
華爾街見聞介紹過,IBM的WatsonAI平臺可以實現對自然語言的互動,吸納并處理大量數據,并轉換成模型等有用的信息,能夠辯論和學習。這個認知型智能系統(tǒng)曾于2011年在智力競賽項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上擊敗了兩個人類選手。
而IBM只是利用WatsonAI平臺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巨頭之一。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就曾表示,他2016年的新目標就是打造一個人工智能助手。早在2014年,他就以個人身份入股人工智能公司Vicarious。
這樣做的結果之一,就是一些人類工作崗位被機器人所替代。2016年5月,美國百大律師事務所之一、擁有約900名律師的Baker&Hostetler宣布啟用AI負責協(xié)助處理企業(yè)破產相關事務。
這家律所啟用的AI機器人Ross能閱讀現有法律及文獻,從中得出結論,解答特定案例的問題,或者能夠向那些使用自然語言(naturallanguage)提問的人給出指導。它擁有的機器學習能力讓它可以從過去的法律案例和與人類的互動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答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