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我國服裝產品在歐盟頻頻被召回原因分析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9-6-11
- 【搜索關鍵詞】:服裝行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2年中國運動服裝產業(yè)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印2009-2012年中國女裝產業(yè)市場研究及投資前景咨詢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印2009-2012年中國羽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市場預測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印2009-2012年中國印染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 【印2009年前5個月,歐盟宣布召回的92項紡織服裝產品中,中國產品占據了65個“名額”,同比增長高達442%。其中,5月份歐盟共宣布召回18項紡織服裝產品,其中產自中國的產品占據了13項,占全部召回紡織服裝產品的72%。這是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的最新數據。
在5月被召回的13項國產紡織服裝產品中,有12項是由于傷害危險或勒頸窒息危險。對外經貿大學中國-歐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俞雄飛認為,這充分說明了我國生產方對于國外的貿易法規(guī)存在認識上的“盲點”。
俞雄飛表示,中國的紡織服裝產品被頻繁召回,質量并非主要問題,其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充分。歐盟對于進口的紡織服裝類產品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監(jiān)管政策。甚至一個商標不夠規(guī)范,一粒紐扣的重金屬超標都有可能成為被召回的原因。我國生產企業(yè)往往盲目按照設計方提供的設計進行生產,而對于進口方的貿易法規(guī)卻并不了解,造成了“設計”與“生產”相符,卻與法規(guī)“脫鉤”的現象,使得召回事件發(fā)生。
同時,俞雄飛認為,我國檢驗檢疫部門應該提高檢測力度,他表示:“中國和歐美國家的檢測標準存在著一個‘標準差’,在很多方面,歐美等國的檢測標準要高于我國,這就造成了我國某些產品能夠順利‘出關’,但最終難逃被召回的厄運。中國檢驗檢疫機構應該提高檢測力度,盡可能縮小標準上的差異,以便更好地為企業(yè)服務。”
- ■ 與【我國服裝產品在歐盟頻頻被召回原因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