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解析如何應對高油價挑戰(zhàn)(下)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7-11-9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石油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肥料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 【報告頁碼】 325頁 【圖表數(shù)量】 176個2009-2012年中國碳酸二甲酯行業(yè)預測與投資前景分 碳酸二甲酯(DMC)作為PO的重要的下游衍生物,產品毒性小,并可替代光氣。目前在聚碳酸酯、生2009-2010年中國芳綸行業(yè)市場預測與投資咨詢研究 芳綸纖維全稱為"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英文為Aramid fiber,是一種新型高科技合成2009-2010年聚乙烯纖維市場運行及投資分析報告 【出版日期】 2008年12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消費增長導致“僧多粥少”局面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2006年全球石油消費只增長了0.7%,但我國的石油消費量增長速度卻大大超出全球平均水平,增長了近6.7%。
2007年上半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石油產量和消費量迅速攀升。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字,上半年中國生產原油9331萬噸,同比增長1.7%;生產成品油9597.2萬噸,同比增長7.2%。海關總署最近發(fā)布的數(shù)字顯示,1至6月中國凈進口原油7972萬噸,同比增長13.4%。
由此推算,上半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17303萬噸,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10611.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8%和9.6%,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表觀消費量是指凈進口量和產量的總和。在不考慮庫存的情況下,理論上可以反映社會需求量。)其中,重化工業(yè)投資和汽車保有量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拉動了石油實際需求的上升。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自1993年以來,汽車保有量每年以17%的速度在增長,2002年以來更是超過了20%,汽車業(yè)成為能源消耗大戶。2006年,我國汽車石油需求量大增,汽油消費量約占汽油生產量的86%,汽車消費的柴油約占柴油生產量的24%。
兩大集團“賠本”煉油 全力保供
眾所周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兩大集團是我國成品油生產、供應的支柱。長期以來,國際油價高企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步履維艱,但作為國家支柱產業(yè),國家利益、社會責任高于一切,即便是“賠本”也要千方百計保證市場供應。
據(jù)了解,目前,我國的煉油確實存在虧損,而且隨著煉油數(shù)量的增加和國內國際油價的差距加大,虧損的數(shù)額越來越大。據(jù)悉,中國石化集團燕化公司在2005年全年煉油板塊虧損7.65億元,2006年虧損17.98億元,而今年1至9月份,燕化公司煉油板塊的虧損已達到了21.6億元。
無利可圖甚至虧損也直接導致了部分私營煉廠減產或停產。雖然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兩大集團的煉廠在滿負荷生產,但仍不能夠完全滿足需求。據(jù)悉,中國石化集團燕化公司在2005年生產汽油156.53萬噸,生產柴油176.8萬噸;2006年汽油產量增加至159.25萬噸,生產柴油總量達到185.92萬噸。今年1至9月份燕化分公司汽油產量已經達到108.9萬噸,柴油生產量達到153.51萬噸。據(jù)了解,為了緩解國內市場成品油供需緊張狀況,中國石化先后于9月份組織進口6萬噸汽油,于10月份組織進口9萬噸柴油;同時,大幅調減成品油出口,從下半年開始已基本停止了汽柴油出口。據(jù)悉,僅僅第一批緊急進口6萬噸汽油,中國石化就虧損了3000萬元。
成品油價的倒掛不僅導致私營煉廠的停產,而且還導致不法商販對于油價上漲的預期提前囤積了部分油品,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國內油品供應緊張的情況。
解憂 共渡難關
一場深刻的變革迫在眉睫,能源短缺已成事實。我們正重新回到“貧油”的時代。出路何在?
第一,政府不再“插手”成品油定價,讓市場決定價格,讓價格真正反映供需關系。
第二,真實的價格才能傳遞正確的信號,促進向節(jié)約型社會的轉變。
第三,節(jié)約型社會離不開節(jié)約型產品,節(jié)約型產品離不開節(jié)約型消費。對消耗著大部分石油資源的汽車來講,尤其重要。油價牽動國內油品供求狀況
國家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由于煉油企業(yè)虧損,造成了部分煉廠特別是地方煉廠停產和半停產,嚴重影響成品油市場供應。近一段時間,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油源偏緊、停供限供的現(xiàn)象,適當提高成品油價格,保障市場供應的迫切需要,是推進價格改革、促進能源資源節(jié)約的迫切需要。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鄧郁松:目前,我國“原油加成本”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遵循了與國際石油市場接軌又保持國內油價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原則,但必須看到,遵循上述原則意味著現(xiàn)行定價機制具有滯后性特征,無法真正及時反映國內供求狀況。2005年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內,國內價格明顯低于國際價格,而在國內價格水平明顯偏低時,均出現(xiàn)了成品油資源相對緊張的問題。
定價機制徹底接軌大勢所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目前,我國出現(xiàn)的油品供應緊張跟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及油品供需關系有關,供得太慢或者需求量大增都會影響油品市場的供應環(huán)節(jié)。國內生產供應不上,以及市場的大量需求都會導致這種情況。
從貿易進口的角度來說,最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價格體制的問題。目前,我國的煉油確實存在虧損,這方面有關部門都有數(shù)據(jù)。
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只是一次簡單的價格調整,并不是定價機制的接軌。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出臺要等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之日。低油價的時候出臺新機制才不會引發(fā)社會的震蕩。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大地:國際原油價格在60多美元的時候,國內目前的成品油價格水平基本與國際油價持平。但一個基本的前提是,國際油價能夠在較低價位上平穩(wěn)運行。高油價下學會“節(jié)約型生活”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高油價的狀況需要由大家一起來消化,用油單位、交通運輸業(yè)等都要分擔一些高油價負擔,包括出租車公司、消費者、出租車司機等,私家車主提倡少開一天車。好的傳導機制,幾個群體分擔,有利于價格機制的理順。這就需要大家節(jié)能降耗,少用。原來用一箱油只為去辦一件事,現(xiàn)在考慮用一箱油“捎帶腳兒”順路辦幾件事,科學合理地用油。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大地:節(jié)約型消費不是被動節(jié)約,而是主動節(jié)約,是有著較高生活水平而又不浪費的消費模式,是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支點。從住房、汽車、家電,到小日用品,都有很可觀的節(jié)約型消費空間,必須著重優(yōu)化消費結構,合理引導消費方式,在消費領域全面推廣和普及節(jié)約技術,鼓勵消費者選擇能源資源節(jié)約型產品。
發(fā)達國家人均能源消費很大,比如日歐每年人均4噸標油,美國達8噸以上,而中國不到1噸。人口占全球1/5的發(fā)達國家消費著全球2/3以上的能源。中國要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不能重復發(fā)達國家能源資源高消費的模式。
某雜志社編輯姜女士:“我開的是高爾,每天工作上下班大概是70公里的路程,一直加90號汽油,漲價之前每個月的油費大概是700元。按照油價上調前90號汽油每升4.59元,上調后每升4.99元計算,漲價后每月的油費是763元,比之前多了63元。假設未來一年中油價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變,那么,一年油費大概多支出700元。其實,我只要一年少買件好衣服,少花點不該花的錢,就可以解決了!
某公司業(yè)務主管張先生:“我開的是福美來,加93號汽油,百公里油耗在7升左右。由于工作關系,每天上下班來回大概要100公里的路程。之前每個月的油費大概是1500元,油價上漲后,我每個月大概要增加134元的支出,一年要多掏油費1600多元。我要努力工作,多掙錢,省的同時還要能掙!
某事業(yè)單位負責人張先生:“按照一般路程60公里計算,平均每個月會比原來多投入80元左右,一年下來大概1000元。負擔重不重?很多煙民每個月煙錢還一百多元,一年下來也上千塊。放棄一次可去可不去的應酬、一件可買可不買的奢侈品,這油錢也就省出來了。咱們開車人不也得分擔石油資源緊缺的壓力嘛!
如此看來,此次成品油價小幅上調,并未給車友帶來過重的經濟負擔,合理用車,節(jié)能減耗,每年1000元的支出也就不會太過于沉重了。
另外,對于一些準車友,選擇一些混合動力、電動、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車,也是解決我國油品問題的一條出路。 - ■ 與【解析如何應對高油價挑戰(zhàn)(下)】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