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浙江鞋企危機下遭遇技術壁壘艱難探索突圍之路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9-6-13
- 【搜索關鍵詞】:鞋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2年中國運動服裝產業(yè)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 【印2009-2012年中國女裝產業(yè)市場研究及投資前景咨詢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 【印2009-2012年中國羽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市場預測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 【印2009-2012年中國印染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shù)量】 150個 【印曾經,廉價是中國鞋企在世界制鞋市場上"馳騁"的武器。無論是在倫敦、巴黎、羅馬還是阿姆斯特丹和華沙,只要你留意鞋店櫥窗內標簽上的價格,就會明白這個武器的威力--同樣款式的中國制皮鞋和歐洲本地皮鞋,前者不到10歐元,后者至少要30歐元。
受金融危機影響,以歐美為主要訂單來源的我國鞋業(yè)受到明顯沖擊。與此同時,歐盟對進口鞋類的要求卻越來越嚴格,各國對鞋類安全衛(wèi)生檢測項目不減反增,而且一些國家還相繼提高技術標準。
一個現(xiàn)實是,國外訂單減少已經導致大量貼牌生產企業(yè)深陷困境,但一些品牌企業(yè)卻保持了平穩(wěn)增長甚至逆勢上揚。繼續(xù)走貼牌生產(OEM)的老路子,還是創(chuàng)立自有品牌?對國內眾多中小制鞋企業(yè),特別是外貿鞋企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鞋類安全衛(wèi)生檢測
不減反
據統(tǒng)計,今年一季度,杭州地區(qū)鞋類產品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出口批次2960批,同比下降8.19%;出口數(shù)量952.82萬雙,同比下降51.01%;出口金額5462.73萬美元,同比下降0.08%。
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介紹,雖然目前鞋類貿易出口下降明顯,但國外客商對鞋類的質量安全要求并沒有放松,鞋類安全衛(wèi)生檢測項目不減反增。除國家局規(guī)定的檢測項目外,一季度有歐盟客商相繼提出對出口鞋類產品需檢測六價鉻、甲醛、農藥殺蟲劑、PH值等。
此外,一些國家還相繼提高技術標準。歐委會宣布,從今年5月1日起,所有輸歐產品中富馬酸二甲酯的含量不得超過0.1毫克/每公斤,而該物質廣泛應用于鞋類等輕紡產品殺菌及防霉處理。
不久前,杭州一家鞋業(yè)公司一批發(fā)往法國的工藝鞋遭遇退貨,被要求重新包裝。歐洲客戶的理由是:環(huán)保標準提高了。以往鞋盒中用的干燥劑現(xiàn)在不能放了,必須用防霉片代替。"一包干燥劑3分5厘錢,一片防霉片3角6分錢,成本相差10倍"。一個小小的環(huán)保"門檻",就讓這筆10多萬雙鞋的訂單多耗費了3萬多元。
據悉,歐美市場占據我國鞋類出口的半壁江山。2008年我國鞋類出口總額296.6億美元,其中輸美93.2億美元,輸歐53.7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量的31.42%和18.11%。
貼牌生產和自主品牌
冰火兩重天
眼下,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歐美經濟增長下滑,市場需求大幅萎縮,以歐美為主要訂單來源的我國鞋業(yè)受到明顯沖擊,外貿鞋企處境日益艱難。
"上萬家企業(yè)、年出口量超過70億雙的中國制鞋業(yè),多數(shù)企業(yè)都是采取代理商制或貼牌生產。"業(yè)內人士介紹,這種低端生產的廉價鞋類制品,往往集中出現(xiàn)在歐洲各國的貧民區(qū),對生產高檔鞋類制品的意大利、法國等國家的制造商并不構成直接威脅。媒體公開報道顯示,在我國最大外貿鞋出口基地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目前有許多從事貼牌生產的鞋企陷入困境,生存艱難。
記者注意到,在許多鞋企面臨困境之時,國內有一些注重品牌的企業(yè)卻在逆勢擴張。安踏公司發(fā)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營業(yè)額增長54.8%,達到人民幣46.3億元。盡管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該公司2008年的利潤仍增長66.4%,達到人民幣8.948億元。
"以前很多體育資源被一些國際大體育用品品牌占有,而現(xiàn)在金融危機對這些大體育品牌的沖擊很大。比如原來安踏在網球方面做的相對比較少,現(xiàn)在國外大品牌占有的資源減少了,正是我們擴張的好機會。"該企業(yè)負責人表示。
"很多品牌都是在蕭條時代創(chuàng)立的。"品牌戰(zhàn)略學家李光斗分析說,"蕭條時期反而會給品牌提供更有利的市場機會,就好比在黑暗中劃亮一根火柴,他會比白天里點燃的一根蠟燭更明亮!"
OEM鞋企
邁開自主品牌之路不容易
一位國內鞋業(yè)權威人士曾在一次論壇上指出,貼牌生產最大的弱點就是主動權不掌握在我們企業(yè)的手中,僅靠加工賺取微薄的利潤,而且容易因為加工出口量大遭遇國外的貿易壁壘。
那么,OEM企業(yè)的出路究竟在何方?對這個老調重彈的問題,專家們早已開出了"自創(chuàng)品牌、追求更高附加值"這一萬金油般的藥方。
"我們做了這么多年貼牌生產,產品生產線、企業(yè)的運營模式都是做外銷的方式。自創(chuàng)品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杭州一家外貿鞋企負責人感慨道,要真正實現(xiàn)從貼牌生產到自創(chuàng)品牌的轉身,必須解決的問題很多:自創(chuàng)品牌需要一流生產線,原有的生產線怎么辦?新品牌要有自己的風格,設計團隊從哪里來?如果轉為應對國內市場,銷售渠道怎么拓展?這些都是很復雜的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很難,但自2008年初開始,在國際貿易摩擦的壓力迫使和國內市場的誘惑下,已經有一批OEM企業(yè)走上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據了解,由OEM代工轉作品牌的企業(yè)大多實行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仍然承接OEM的訂單,另一方面也開始做內銷市場。
名詞解釋:
貼牌生產
具體說來,OEM(OrignalEquipmentManufactuce),即原始設備制造商;ODM(OOrignalDesignManufactuce)即原始設計制造商;OBM(OrignalBrandManufactuce),即原始品牌制造商。
OEM,又叫定牌生產和貼牌生產,最早流行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它是國際大公司尋找各自比較優(yōu)勢的一種游戲規(guī)則,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品牌附加值。近年來,這種生產方式在國內家電行業(yè)比較流行,如TCL在蘇州三星定牌生產洗衣機,長虹在寧波迪聲定牌生產洗衣機等。
OBM(OrignalBrandManufactuce),即原始品牌制造商。A方看中B方的產品,讓B方生產,用A方商標,對A方來說,這叫OEM;A方自帶技術和設計,讓B方加工,這叫ODM;對B方來說,只負責生產加工別人的產品,然后貼上別人的商標,這叫OBM,F(xiàn)在我們一般把OEM叫作貼牌生產。
- ■ 與【浙江鞋企危機下遭遇技術壁壘艱難探索突圍之路】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