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中國數字音樂滑入“低音部”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7-1-5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手機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向3G的逐步演進和移動互聯(lián)網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手機已經成為能夠傳播文本、圖片和2008-2009年中國網絡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中國廣告經營總收入有望超過5000億元。中國傳媒經濟的重要指標之一廣告業(yè)已經成為一2008-2009年中國戶外廣告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1-3月,戶外廣告投放額平穩(wěn)發(fā)展,沒有明顯變化。4月開始明顯上揚,受奧運效應,7月2008-2010年中國廣播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彩鈴:正在被毀掉的市場
和海外不同,中國現有的數字音樂市場非常依賴彩鈴這個分支市場。2005年,國內運營商公布的彩鈴收入接近30億元,但今年的彩鈴市場發(fā)展卻陷入了瓶頸。“首先是因為今年‘火’的歌太少。”今年缺乏刀郎、龐龍這樣能夠推動整個市場的歌手。
雖然楊臣剛、香香等網絡歌手今年都出了新專輯,但沒有出現一首歌能像當年《老鼠愛大米》那樣再次推動彩鈴下載風潮,這使得許多投資網絡歌手的唱片公司及SP大失所望。
“投資網絡歌手的風險太大,因為其中不可控的市場因素太多!盓CD音樂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向雪懷認為,現在的市場過分高估了網絡歌手的價值,實際上網絡歌曲的走紅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去年大舉進軍內容的SP也逐漸變得實際。今年11月9日,華友世紀宣布以1800萬元取得鳥人文化30%的股份,獲得其除彩鈴外所有版權作品的獨家使用權。相比去年注資近億元取得飛樂唱片以及華誼音樂的控股權,華友世紀變得更加現實: 30%的股份收購瞄準的是鳥人文化旗下的搖錢樹——歌手龐龍。
從買公司到“買”歌手,從非獨家到獨家,促使華友世紀收購策略轉變的另一個原因是來自運營商的壓力。
今年4月,中國移動推出了“中央數字音樂平臺”!耙稽c接入、全網彩鈴”,這使SP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而之后中國移動“11條軍規(guī)”特別是“二次確認”制度的出臺使得大批SP生計艱難。
另外,一些小SP正在破壞著市場,他們的破壞表現主要為“自消費”。
稍具規(guī)模的內容公司都選擇直接與運營商或者與營銷能力好的大型SP合作,小的SP很難拿到好的內容,所以彩鈴的“自消費”成為部分小SP們獲利的主要手段。
所謂“自消費”就是一些SP利用運營商的營運漏洞,以低至2折甚至3折的價格大量買進話費充值卡,然后用這些卡購買自己公司的彩鈴(這些彩鈴通常來自二線甚至三線歌手,版權價格非常低廉甚至是免費的)。這種“自消費”一方面能讓SP賺得彩鈴分賬和話費投入的差價,同時,大量的“自消費”能使相應的彩鈴在“無線音樂排行榜”等榜單中占據較高的位次,從而通過“位置營銷”來影響用戶的選擇。
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彩鈴的“自消費”在業(yè)內是公開的秘密。另一位音樂公司的老總保守估計,今年的彩鈴市場如果仍維持在30億元左右的話,“至少10%是來自于SP的‘自消費’。這還不算排行榜對用戶產生的誤導消費。”他表示,自消費正在毀掉彩鈴這個市場,“看看那些彩鈴消費排行榜,許多排名前10位的歌曲和歌手你可能從來沒聽說過!
在線音樂網站:什么才是殺手級應用
今年初,單曲付費下載曾被業(yè)界寄予厚望,被認為是繼彩鈴之后數字音樂的另一個主要盈利途徑。在海外的確是這樣,iTunes、Napster等在線音樂網站的成功都印證了這一點。但在國內,復雜的消費環(huán)境使得任何試圖做“中國的iTunes”的網站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戰(zhàn)略。
從去年華旗資訊旗下的愛國者音樂網,到今年初巨鯨音樂網“TOP100”的推出,再到A8集團的“音樂超市”,還有諸如九天音樂網、SOUGUA等,這些希望以用戶付費下載為盈利模式的音樂網站無一不遭遇到發(fā)展瓶頸。
雖然太麥也推出了模式類似的“太樂魚數字音樂商店”,并建立了數字音樂聯(lián)盟進行推廣,但宋柯也認為音樂付費下載網站目前處境艱難。
付費下載的路走不通,很多音樂網站開始尋求變化。A8很早就開始線上業(yè)務的拓展并定位于“中國第一音樂門戶”。推出音樂超市時,A8曾希望通過建立龐大的曲庫聚集音樂愛好者并帶動其他無線增值業(yè)務,但現在A8似乎在調整自己的策略。一方面,A8通過“電媒音樂原創(chuàng)歌曲大賽”繼續(xù)堅持高端原創(chuàng)路線。同時,A8還推出音樂博客、M周刊、部落、網絡電臺等欄目使得其以音樂為主題的社區(qū)概念越來越明顯。
強調“高質量原創(chuàng)音樂”使得A8聚集了相當數量的“準音樂人”,但也對普通用戶構成了過高的門檻,與其社區(qū)化的意圖背道而馳。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A8似乎忘記了最初做平臺的定位,從“菜市場”變成了“菜地”。
太麥旗下的太樂網也試圖走社區(qū)化的路子,太樂投入不菲研制的唱錄機2.0就是這個社區(qū)設想的“殺手級應用”。唱錄機2.0除了能自由錄制單曲外甚至還支持視頻的上傳。“我們的核心就是基于線上卡拉OK的商業(yè)模式,但太樂的長處一直是技術,對于社區(qū)的定位和提供的服務等,我們還沒想得很清楚。”宋柯表示,太樂網目前致力的是如何為社區(qū)設立主題,如何使網站的界面更友好,服務更方便、易用,并在此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增加用戶黏性。
但眼下看來,唱錄機2.0離“殺手級應用”還相去很遠。自5月正式推出唱錄機2.0,在唱錄服務目前還完全免費的情況下,“用戶穩(wěn)定在幾十萬,其中活躍用戶只有幾萬人”。
- ■ 與【中國數字音樂滑入“低音部”】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