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2009年中石化海外并購情況分析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9-6-29
- 【搜索關鍵詞】:石化行業(yè)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0年氟硅酸行業(yè)深度研究及行業(yè)競爭力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09-2010年防銹油行業(yè)深度研究及行業(yè)競爭力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09-2010年防銹劑行業(yè)深度研究及行業(yè)競爭力分析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個2010年中國農藥市場研究預測報告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報告頁碼】 285頁 【圖表數量】 173個 【印外媒關注中國企業(yè)最大海外并購案,稱背后存在"雙重動因"
雖然在涉及能源這樣敏感問題時,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但鑒于世界經濟整體處于低谷,海外企業(yè)對資金的渴望也前所未有,在此種形勢下,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想要如愿也并非那么難。--《華爾街日報》報道評論中國企業(yè)強化海外并購
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甚至出現了"有海水處就有華僑"的說法……他們在保留作為中國人的血統(tǒng)和文化認同感的同時,也逐漸被當地社會融化。但和過去不同的是,他們現在同中國政府攜手,并行使更加強大的經濟力量,因此必須密切關注華僑經濟圈。--韓國《朝鮮日報》署名文章評論華僑現象
6月24日,中石化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與瑞士Addax石油公司達成協(xié)議,以72.4億美元收購該公司的全部股份。如果交易最終獲得相關部門批準,將成為中國企業(yè)最大海外并購。因此,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也成為上周外媒關注中國的焦點之一。外媒認為,中國企業(yè)強化海外并購,既有發(fā)展的需要,也有"克服國外政治阻礙"的動因。
最大并購案買價太高?
對于中石化并購案,美國媒體比較關注價格問題。《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中石化這次被Addax狠宰了一刀"。報道稱,中石化為Addax已探明儲量的原油支付價格是每桶34美元。但相關數據顯示,在非洲原油交易價格與現在最為接近的2007年,此類產品價格僅為每桶14.4美元。據此計算,此次收購的總價應為31億美元,而中石化開出的72.4億美元比市場評估價格高出135%。《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披露說,因為這筆交易,Addax公司CEO吉恩·甘德爾的資產將猛漲30億美元。
"出高價是一種策略"
而對中國企業(yè)強化海外并購的原因,《華爾街日報》認為,除了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國企業(yè)還希望通過成功并購,"克服近年來在海外并購市場上遇到的政治困難。在這一點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中海油2005年收購優(yōu)尼科公司遭到美國政府否決"。
報道說,遭遇挫折幾年后,中國企業(yè)決定加快海外并購的速度。"而提高價格,正是一種針對性策略。"
"亞洲企業(yè)更有忍耐力"
英國媒體刊出的一篇署名評論文章肯定中國企業(yè)的并購舉動,文章認為,作為全球出口的發(fā)動機,中國保證自身的能源安全對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是件好事。"從推動能源需求角度看,中石化購買Addax公司股份,絕對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件。"
但《經濟學人》則認為,中石化的這次并購也有風險。報道稱,通過收購Addax公司股份,中石化可以獲得西非和伊拉克這兩個資源豐富地區(qū)的石油開采權。但前者位于油田權屬仍存爭議的伊拉克庫爾德地區(qū),后者則須面臨尼日利亞武裝分子對油田的侵擾。不過,另一家英國媒體則認為,西方國家在這些地區(qū)的"聲譽"欠佳,所以風險大,而中國企業(yè)面臨的風險,可能要少得多。加拿大媒體則引用Addax公司負責人的話說,他們更傾向于一個來自亞洲的企業(yè),因為它們對在政治動蕩地區(qū)有"更強忍耐力"。
- ■ 與【2009年中石化海外并購情況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