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極拳師數秒內被格斗教練擊倒,“傳統(tǒng)武術無用”的質疑聲在網絡上不絕于耳。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時,在紐約法拉盛開設武館的王偉年表示,之所以引發(fā)巨大爭議,并非全因這一場“約戰(zhàn)”而起,公眾長期以來看待武術缺乏理性才是根本原因。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武術已被華僑華人推廣至世界各地,并被越來越多外國人所接受。因此,此次事件也在海外武術界引發(fā)熱議。
“僅以一場‘約戰(zhàn)’就斷言武術無用,甚至質疑其存在的價值,我認為這凸顯了一部分公眾長期以來對傳統(tǒng)武術的偏見”。王偉年稱,中國武術博大精深,門派眾多、特點各異,很少有人系統(tǒng)了解,卻僅憑一段視頻就妄下定論,明顯有失公允。
王偉年坦言,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習武用以自保防身的需求逐漸衰減,而養(yǎng)生、健身需求卻在不斷強化,這也使公眾產生了武術只是“花架子”的誤解。
王偉年的武館目前約有100位學員,大部分為華裔,也有近三分之一為白人和非裔美國人。“如果武術只是花拳繡腿,大家為何都愿意掏錢學習?”
今年春節(jié)期間,記者隨“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赴西班牙訪演,結識了一位名叫何塞的中國武術迷。這位曾自費到河南少林寺學武數月、回國后在社區(qū)教授螳螂拳的西班牙人,也從華人學員處聽聞了中國傳統(tǒng)武術遭遇的質疑。
何塞認為,技擊項目各有特點,就像柔道與拳擊沒有可比性、摔跤與跆拳道無法判定孰強孰弱一樣,原本不存在哪個項目最強。以兩人之間的勝負來判定某一種武術的強弱,這是思維方式的誤區(qū)。
相比于一概貶低、否認中國武術的價值,公眾對于武術盲目崇拜的思維也是導致此番爭論的誘因之一。
一直以來,影視文學作品的描述賦予中國武術一種浪漫主義的想象,特別是其中對武術技擊屬性的過分夸大,對公眾誤導頗深。
“把中國武術奉為神話的人國內外皆有”。王偉年說,在他開設武館的頭幾年,被問及學武目的時,有不少學員、特別是外國學員,開口就是“我要像成龍、李連杰 (微博)那么強,一個打八個!”
他認為,這種盲目崇拜催生了武術界的陋習,有人扮起大師、開課收徒,將武術變?yōu)樯饨洠酥脸霈F閆芳“隔山打?!蹦莻涫茌浾撛嵅〉目尚σ曨l,最終傷害的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形象。
“武術界需要激濁揚清,公眾也應調整對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看法”。王偉年說,相比于實戰(zhàn)上的過高期望,他希望公眾更多關注武術的內涵。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它所傳播的絕不僅是瀟灑的動作,更多是武德中所包含的中華文化與傳統(tǒng)美德。“我傳授給學員的不僅是招式,也是中華文化中克己復禮、百折不屈的精神”,王偉年說。
在海外學習中國武術的人群中,華裔青少年占很大比例。荷蘭烏特勒支中文學校的胡曉峰曾隨國務院僑辦“尋根之旅”夏令營赴少林寺學武。他在談及此行時表示,從沒想過要用學到的功夫做些什么,在學武過程中培養(yǎng)的自律精神、磨煉的意志品質才是他最大的收獲。
胡曉峰的母親何女士一直鼓勵他學武。何女士告訴中新社記者,武術是中國國粹,是中國人血性延續(xù)的重要載體。讓兒子習武,一是為了培養(yǎng)他對中華文化的親切感,二是強身健體。至于網絡熱傳關于中國武術的討論,她表示“并不關心”,認為僅憑某一方面就對武術下斷言的邏輯比較“落后”,整個事件在她看來像是一場炒作。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充電基礎設施研究報告對充電基礎設施行業(yè)研究的內容和方
矯形器械行業(yè)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矯形器械行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
中國林業(yè)產權交易行業(yè)動態(tài)研究及市場盈利預測
林業(yè)產權交易行業(yè)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林業(yè)產權交易行業(y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