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房價飛漲三因素:供求 地價 投機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7-8-27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房地產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物業(yè)管理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近幾年,我國物業(yè)管理行業(yè)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發(fā)展趨勢,隨著一系列物業(yè)管理法規(guī)、制度的頒布實施,物2008-2009年上海房地產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隨著雷曼兄弟破產、“兩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美國次貸危機進一步深化成2008-2009年北京房地產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隨著雷曼兄弟破產、“兩房”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美國次貸危機進一步深化成2008-2010年中國別墅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及發(fā)展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
供求偏緊致房價上升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輪房價快速上升的疑問,可以從供求關系、成本構成、交易秩序三方面去求解。
首要原因當屬有效供給不足,新建商品住宅供需缺口較大。住房需求旺盛客觀存在,使得建房的速度總難追上售房的步伐,供不應求的情況各方“分析”了多年,依然未能根本改觀。
除絕對供給不足外,還存在有效供給失衡的問題。在一些城市,譬如上海,盡管整體供需基本平衡(供求比上半年基本保持在1.5:1),但有效供給結構性不平衡仍然存在,即受市場青睞的新增優(yōu)質房源———如距離中心城區(qū)不遠(外環(huán)線以內)、地鐵附近交通便捷、低總價的中小戶型房,供應不足。
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分析說,從供求的角度看,樓市調控之所以收效不明顯,是因為調控本身在供求關系上存在兩個背離性目標,既想控制投資過熱限制供給,又想抑制房價。專家認為,要堵截房價過快上漲,首先還得增加有效供給,舒緩供求關系。
“地王”樹立價格新標桿
地價過快增長是新一輪房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之一。以長三角一些城市為例,近來住宅樓面地價頻頻越過每平方米萬元大關。
6月下旬,上海楊浦區(qū)的新江灣城D1地塊競拍成交的樓面地價就高達每平方米12509元,接近其周邊在售新房的成交價。在上海新江灣城“地王”拍出之前,這一區(qū)域的新房售價還在每平方米14000元左右,“地王”誕生后,周邊房價迅速飆升至每平方米19000元左右。
“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地產研究者顧海波指出,盡管房價取決于供求,但土地成本最終會計入房價,高地價客觀上推高房價毋庸置疑。
“炒風”助推房價暗漲
中原地產分析師楊洪旭指出,人為因素推漲房價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些樓盤已達預售標準但就是不申請預售,即便已取得預售許可證也遲遲不開盤;或者已開盤,但拒絕對外銷售,以虛擬預訂、預售合同或掛牌價格畸高等方式捂盤。至于縱容銷售人員利用職業(yè)便利炒作房價,制造虛假銷控表等方式哄抬房價,也屢見不鮮。
除開發(fā)商和中介外,投資者在這一輪房價抬升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投機者主要是利用信貸杠桿,“四兩撥千斤”,買進的房子就是為了待價而沽,一般持房時間不會超過一兩年。 - ■ 與【房價飛漲三因素:供求 地價 投機】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