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白酒漲價背后的“實虛”分析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8-6-3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五糧液 茅臺 劍南春 白酒 酒業(yè)
- 中研網訊:
-
2008-2009年中國綠色食品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綠色食品是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西方國家有機2009-2010年中國木糖醇行業(yè)市場調研咨詢報告 【出版日期】 2008年12月 【報告頁碼】 350頁 【圖表數量】 1502008-2009年中國保健酒行業(yè)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保健酒市場承接了2007年的穩(wěn)步發(fā)展態(tài)勢,勁酒、海南椰島、致中和等大企業(yè)的主要經2008-2010年中國噴霧干燥產品行業(yè)應對金融危機影 2008年,美國華爾街危機不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而且已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金融危機日前,漲價風潮再次席卷白酒行業(yè)。繼春節(jié)期間五糧液、茅臺、劍南春漲價后,4月28日,山西汾酒也調整了部分產品售價,部分高端陳釀汾酒價格上調30%,低端汾酒價格上調10%。除了眾多一二線的名酒紛紛漲價外,一直以來慎言漲價的眾多區(qū)域性品牌也開始漲價。本次白酒提價一定程度上是跟隨高端白酒品牌在春節(jié)前后的提價動作。
在與眾多白酒企業(yè)交流時,許多廠家認為整個大環(huán)境對白酒價格影響較大。今年,運輸成本的增加、糧食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使釀酒企業(yè)成本增長明顯;終端運作費用也有增加的趨勢,白酒廠家的利潤空間減小。所有這一切要求白酒在價格上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
但是,專家表示,白酒漲價有些是因為成本上升,有些是出于產品戰(zhàn)略調整的目的。
營銷策略
漲價對于一線品牌來說,是提升品牌的需要。新品牌的崛起,新產品的誕生,在價格和整體市場營銷上對一線的老名酒品牌形成一些壓力,因此老名酒就通過提價保值來繼續(xù)保持其高端名酒的形象和地位。
河南賒店酒業(yè)副總經理李強表示:“提價是為加大營銷投入做準備。因此,大部分豫酒廠家提價的重點在售價為100元—200元的品種!睂τ诖饲皹I(yè)內盛傳原材料漲價導致白酒提價的說法,李強認為,目前糧食漲價幅度已經超過30%,包裝材料價格漲幅也超過10%,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低端品牌造成很大的成本壓力,但對于中高端品牌而言,可暫時消化原材料漲價的壓力。
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隨著白酒市場的迅猛發(fā)展,原有的白酒利潤體系已經不適用了,難于對經銷渠道體系進行正常的市場管理,只有通過漲價拉升空間,留出市場管理費用來進行正常管控。
此外,白酒漲價與節(jié)日禮品營銷有關。由于人們購買高檔酒多作為禮品,而節(jié)日正是購買高峰,節(jié)日期間高檔白酒的銷量是平日的十幾倍,在這種情況下,漲價的確可以大大提高銷售業(yè)績。大品牌發(fā)揮其品牌效應,希望在節(jié)日市場上猛賺一筆;同時,漲價也引發(fā)了其他廠家的跟風。很明顯,大家都希望通過提價來提高年底和第二年一季度旺季的業(yè)績。
市場競爭
目前,白酒市場的品牌集中度正呈現進一步增強的趨勢。經過近幾年白酒業(yè)的市場洗牌,很多小牌、雜牌的品牌已經不見蹤影,剩下的基本上是有生命力的白酒,行業(yè)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白酒的漲價是中國白酒市場走向內涵式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品牌集約化,做大品牌和大市場已成為中國白酒的前進方向。
雖然小幅漲價仍跟不上原料漲價的步伐,但是也有不少企業(yè)在一絲不茍經營著原有的低檔產品。河南張弓酒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剛就對記者表示,張弓低檔光瓶酒產品利潤很薄,雖小幅調價但仍難跟上原材料漲價的步伐。張弓仍在組織生產,這是為了保持原有的市場份額,相當于在市場上做的“流動”廣告牌,使消費者保持更高的忠誠度。目前,張弓也在向產品升級方向發(fā)展,去年推出的“度之度”系列低度酒產品,就獲得了一些高端消費者的認可。今年張弓在這方面仍將保持大力度的投入,重塑張弓品牌。
經營經驗
名酒漲價從價格上更進一步上升到更高的品牌形象,從價格體現價值的原則出發(fā),進一步拉大了同地產酒的品牌距離。并增強了名酒陣營對地產酒的威懾力。
其實,真正優(yōu)秀的產品,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已經注定了它比一般平庸產品更為昂貴的事實。無論是原材料的選用,產品品牌的打造、理念的融入、工藝加工等前期的投入,還是后期的終端運作和營銷手段,優(yōu)秀的產品一定都會較其他產品成本更高,投入更多,也只有這么全方位的經營,才能迎合消費者的喜愛,因此產品的價格毋庸置疑也隨之提升。
深層原因剖析
白酒漲價的真正原因是釀酒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還是企業(yè)在借勢漲價?據業(yè)內人士分析,造酒原料的漲價確實會導致白酒成本的增加,但按目前每噸造酒原料價上漲800元計算,分攤到每瓶白酒上只有0.4元錢。零售價再漲也不會有如此大的幅度;從市場上反映來得情況可以看出,雖然高檔白酒價格瘋漲,但數量最多的中低檔白酒的價格,卻不見動靜。因此,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目前這些酒價的大幅上漲,只是生產廠家借勢提價,而非原材料成本上漲的緣故。
也有專家認為,當初白酒定價時,是在高價位的原材料時核定的,之后原材料價格下降,可酒的價格并未隨之下降。現在原材料價還未漲到高點,酒類生產企業(yè)借勢漲價有“趁火打劫”之嫌。
應該說,此次白酒漲價,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國白酒市場萎縮,利潤大幅下滑,白酒企業(yè)為勢所迫,尋找復興白酒業(yè)的發(fā)展之路。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引導限制和居民消費心理的變化,直接導致了我國白酒生產總量及其結構的變化,許多白酒企業(yè)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當中紛紛落下馬來。就是曾經具有強勢市場地位的知名品牌也自身難保,開始收縮戰(zhàn)線。為了求得繼續(xù)發(fā)展,白酒企業(yè)必須獲取更高的利潤,也因此,借勢漲價顯得水到渠成。
此外,白酒企業(yè)不再選擇擴大產量進行行業(yè)“洗牌”,而是選擇限產提價,緣由還在于“從量稅”!皬牧慷悺敝饕康氖且蕴^多的低檔酒,使市場份額逐步向規(guī)模大、品牌響的企業(yè)集中。但事實并非這樣,由于行業(yè)集中度偏低,大量的小企業(yè)以低質低價的產品來沖擊市場,導致價格崩潰。同時由于競爭的激烈,許多企業(yè)更是不擇手段,賄賂營銷、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充斥市場,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行業(yè)自身的信譽。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yè)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提高利潤,要么擴大市場。提高利潤,則必須砍掉低端酒,提高價格,增加附加值;擴大市場,則必須高、中、低全面開花,在成本上漲后,為了鞏固原有的利潤,也必須考慮漲價的問題。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市場不應該對產品提價盲目樂觀,應區(qū)別看待提價對不同品牌的影響,只有歷史悠久、品質和銷量都比較出色的白酒才能夠享受高溢價,銷量也不會因此下降;相反,一些品牌認知度并不是很高的產品盡管成本上升,但漲價的壓力并不會被完全消化,或將對銷量造成影響。
與此同時,對于目前眾多酒企的提價,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新一輪提價的幅度較大,肯定會對未來銷量產生一定影響,梳理價格體系的動作越快越好,理性提價對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是有利的。
- ■ 與【白酒漲價背后的“實虛”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