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世界各國石油分布現狀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9-9-11
- 【搜索關鍵詞】:石油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fā)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
- 中研網訊:
-
2009-2010年中國無機鹽制造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 《2009-2010年中國無機鹽制造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計數據分析》依托多年對無機鹽制造行業(yè)2009-2010年中國無機酸制造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 《2009-2010年中國無機酸制造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計數據分析》依托多年對無機酸制造行業(yè)2009-2010年中國無機堿制造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 《2009-2010年中國無機堿制造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計數據分析》依托多年對無機堿制造行業(yè)2009-2010年中國非食用植物油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 《2009-2010年中國非食用植物油行業(yè)投資策略及財務統(tǒng)計數據分析研究報告》依托多年對非食世界石油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僅中東地區(qū)就占68%的可采儲量,其余依次為美洲、非洲、俄羅斯和亞太地區(qū),分別占14%、7%、4.8%和4.27%。2000年全球石油消費為34.6億噸,消費主要在發(fā)達國家,約占世界消費總量的80%,其中北美占30.2%(僅美國就占22%),歐洲占23%,亞大地區(qū)(不包括中國)占22%,而非洲僅占3.3%,南美占6.3%,中東為6%。下圖是世界石油儲量比例圖。
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石油分布如下:
巴西深海油田
2007年年底以來,巴西在被稱為“鹽上層”的地層中發(fā)現了一系列大油田。所謂的“鹽上層”地區(qū),延伸數百公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深海石油儲備區(qū)域。2008年4月,巴西又在大西洋巴西海域發(fā)現了一個巨大油田,國際地質學家預計該油田的最大埋藏量為330億桶,可能成為歷史上發(fā)現的第三大油田。
南美地區(qū)的常規(guī)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254.1億噸,占世界總量的8.2%.截至1999年底,南美地區(qū)共有剩余石油探明儲量121億噸,占世界總量的8.7%;1999年石油產量達3億噸,占世界總量的9.5%.其中以委內瑞拉石油資源最為豐富,其次為巴西。
俄羅斯-中亞地區(qū)俄羅斯—中亞地區(qū)油氣資源相當豐富。2000年底的剩余探明儲量達75億噸,占世界的5.3%.2000年該地區(qū)石油總產量達到3.88億噸,占世界的10.8%.俄羅斯剩余探明儲量67億噸,占世界的近5%.生產石油3.2億噸,約占世界的10%,在世界產油國中列第二位。出口原油1.2億噸。
馬拉開波湖
馬拉開波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 總面積1.4344萬平方公里。馬拉開波湖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開采歷史最悠久的石油湖,開采歷史已有90多年,委內瑞拉的石油工業(yè)誕生在這里。在馬拉開波湖東南部500多公里,是全球有名的奧里諾科重油帶,面積約為5.5萬平方公里,委內瑞拉政府和石油專家估計該地區(qū)蘊藏著2350億桶重油。
墨西哥灣
在美國東南角近海地區(qū),墨西哥灣上鉆井平臺星羅棋布,717個海上平臺每天生產130萬桶原油、2億立方米天然氣,占全美國原油產量26%、天然氣產量11%。墨西哥灣也是墨西哥石油工業(yè)的集中地。2006年,墨西哥在墨西哥灣西部尤卡坦地區(qū)坎佩切灣的坎塔雷爾巨型油田每天生產原油370萬桶,占墨西哥原油總產量80%!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的水閘型運河,經過狹窄的巴拿馬地峽,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由于巴拿馬航道的影響,只能通過載重6萬噸至8萬噸的油輪,因此,能夠順利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油輪被稱為巴拿馬型油輪。巴拿馬型油輪既不是大型原油輪也不是小型成品油輪,在國際石油貿易中占據的份額雖然不大但地位卻舉足輕重,已成為國際海運中一種標準的油輪類型!
加拿大油砂
在常規(guī)石油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占全球石油資源70%的非常規(guī)石油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就成為世界性的話題。世界上所探明的油砂資源有95%集中在加拿大。其已探明的油砂和重油資源多達4000億立方米(合2.5萬億桶原油),相當于整個中東地區(qū)的石油蘊藏量。目前,加拿大在阿爾伯塔省共有26個油砂項目投入生產,總生產規(guī)模達到每天83萬桶,占加拿大石油產量的43%。
松遼盆地
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油氣資源最為豐富的非海相沉積盆地。位于此的大慶油田,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學工業(yè)基地。在喜迎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大慶也即將迎來油田50歲華誕。50年間,大慶創(chuàng)造了我國石油工業(yè)的“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至15個百分點,1976年到2002年實現持續(xù)27年原油年產量5000萬噸以上。
我國石油資源賦存條件差。陸上有35.8%的石油資源分布在高原、黃土塬、山地、沙漠、沼澤和灘海等較惡劣的環(huán)境中;56%的石油資源量埋藏在2000~3500m之間;西部埋深則以大于3500m 的為主。我國非常規(guī)石油資源量占比例較大,陸上重稠油占16.4%(113.5億噸)。海上重油資源的比率更高,占33.3%.就我國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儲量而言,低滲或特低滲油、重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占50%以上。而待探明的可采資源量中大都是埋深更大、質量更差、邊際性更強的難動用資源。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于印度洋北部、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東連南海,西接安達曼海,是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上橋梁,也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之間相互往來的海上樞紐。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峽之一,每年經過這一航道的5萬多艘船只,運載著占世界運油量一半的原油,即占世界貿易量三成的產品,而且這些數字每年還以8%的速度遞增。馬六甲海峽是亞太許多國家或地區(qū)必經的運油航線。如日本、韓國石油供應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而進口的90%來自中東,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目前,馬六甲海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隱患。過分依賴這條“咽喉水道”的問題,已引起相關國家的關注!
東南亞
東南亞國家盛產石油的主要有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東南亞的原油和天然氣(以原油當量計算)出口量占世界總出口量的5%~7%。油氣開采業(yè)是文萊、印尼和馬來西亞三國的經濟支柱。近幾年,東南亞國家油氣勘探獲得累累碩果,預計到2012年之前至少有170座新油氣田投產,分別位于文萊、柬埔寨、中國南海、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合作開發(fā)區(qū)、緬甸、菲律賓、泰國和越南!
霍爾木茲海峽
位于亞洲西南部,介于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呈人字形,是往來波斯灣各港的油輪必經之地;魻柲酒澓{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
波斯灣
亦稱阿拉伯灣油區(qū)、海灣油區(qū)。這里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世界上的19個大油田中,這一帶就占了14個。石油儲量約占全球的58%,達500億噸之多。石油年產量占全世界總產量的38%。這里的原油約70%用于輸出,每天外運的原油達200萬噸,占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60%!
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從俄羅斯、南歐和阿爾及利亞的煉油廠主要運往印度的石油必經此道,中東地區(qū)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1993年,埃及拓寬和加深蘇伊士運河,進一步增加運河深度,使25萬噸級油輪從此能夠順利通過,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輪使用蘇伊士運河。
幾內亞灣
幾內亞灣是近年來發(fā)掘的新的石油富集地區(qū)。據估測,石油儲量占世界石油總蘊藏量的10%。這里的尼日利亞和安哥拉是非洲最大的兩個產油國。幾內亞灣的石油含硫量少,屬于提煉成本低的高品質油,而且距美國較近,運輸成本較低。與戰(zhàn)亂不斷的波斯灣相比幾內亞灣相對比較平靜。幾內亞灣實際上已經逐漸變成美國能源安全供應的后勤基地!
北非
石油發(fā)展前景十分看好,至2008年,探明石油儲量已近630億桶。利比亞是北非重要的產油國,石油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蘇丹1999年開始生產石油,目前日產量已達30萬桶,并計劃把日產量提高到50萬桶。突尼斯是北非的一個很有遠景的油氣區(qū)。
非洲和南美地區(qū)截至2000年底,非洲地區(qū)共有剩余石油探明儲量100億噸,占世界總量的7.1%.石油年產量達3.73億噸,占世界總量的10.4%.該地區(qū)的油田一般油層較厚,油質優(yōu)良,勘探成功率很高,預計西非將很快成為歐佩克以外的世界原油主要增產地。
里海
里海含油氣盆地是世界第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qū)。據美國能源部估計,在里海水域面積為38.64萬平方公里的這塊土地上,石油地質儲量約為2000億桶,占世界總儲量的18%。里海西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qū),以及里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qū)。里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隨著海洋石油開采技術的進步以及全球石油需求的進一步擴大,里海近年再度掀起“淘金熱”!
北海
歐洲重要石油、天然氣產區(qū),已知儲量石油約47億噸,天然氣約1.5萬億立方米,年產原油已超過8630萬噸。北海油氣資源豐富,海底石油儲量僅次于波斯灣和馬拉開波灣而居世界第三位。20世紀70年代開始產油,80年代起大規(guī)模開采,使英國成為世界重要產油國之一。挪威其次,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并大量出口。
季曼—伯朝拉
位于俄羅斯歐洲地區(qū)東北部的高緯地區(qū),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qū),距耗能高的中央區(qū)也比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于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采油區(qū)。
伏爾加—烏拉爾斯克
伏爾加—烏拉爾油田,位于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qū),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qū)面積近70萬平方公里,產量占全俄產量的1/5以上。該油田位于俄羅斯經濟發(fā)達地域,原油加工與石油化學工業(yè)發(fā)達,區(qū)內有大型煉油廠10多座,年加工能力達1.5億噸,原油與油品管道縱橫交錯并通往外區(qū)!
西西伯利亞
俄羅斯主要油氣產地,目前70%的俄羅斯原油開采自西西伯利亞。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油氣田之一。該油氣田位于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這里的石油低硫、低石蠟、汽油餾分含量高易揮發(fā)物質含量高,油品質較好。在西西伯利亞有數十個大油田,大部分油田位于秋明州。秋明州可采2.2億多噸原油,占整個西西伯利亞開采總量的90%強,整個俄羅斯開采總量的55%強!
阿拉斯加
位于美國西北角,是全球最大的飛地。雖然臨近北極圈,極度寒冷,但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尤以石油、天然氣資源最為豐富。阿拉斯加僅石油的蘊藏量就在50億桶至160億桶之間。主要產區(qū)位于普魯德霍灣油田,每天原油的運輸量高達180萬桶,通過阿拉斯加管道向外輸送。美國一直以保護環(huán)境為由限制石油公司開采阿拉斯加州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在世界的各個地區(qū),原油品種有很大差別。按重度分,有輕、中、重三種;按含硫量分,有低硫、含硫、高硫三種。原油品種可分為低硫輕油、含硫輕油、含硫中油和重油、高硫中油和重油等。低硫輕油經濟價值最高,是原油中的佼佼者,主要集中在非洲、北海和東南亞。含硫輕油為數較多,主要分布在中東和俄羅斯。含硫中油、重油和高硫中油、重油數量最多,主要分布在中東和拉美。
現在,各國和各石油公司對資源的競爭與合作在不斷加強,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經濟與技術實力是取勝的重要條件,地緣政治與外交政策常常是重要保證。資源的穩(wěn)定供應與安全保障已成為各國的重要政治與外交政策。石油在新世紀前50年仍將不可能被大規(guī)模替代,而且仍將是各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和軍事裝備現代化的動力基礎,對世界經濟運行仍將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 ■ 與【世界各國石油分布現狀】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