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戶農民種植600個大棚,1300畝耕地種了1000畝菜,村內有合作社、育苗場、蔬菜批發(fā)市場、包裝車間、生態(tài)園、資金互助會,村人均純收入從2002年不足3000元到現(xiàn)在的2.6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從負債提升到500萬元,種棚菜十年沒一年賠錢……”河南焦作市40多人的農業(yè)“取經團”來到山東茌平縣賈寨鎮(zhèn)耿店村,聽到耿店的大棚菜發(fā)展史時,驚嘆不已。
大家禁不住問:“是不是老天爺偏心你們村?”村支書耿遵珠笑答:“耿店不靠老天爺,靠全村合力入股合作社!”
“救救村里的棚菜”——
能人帶動外地取經
5月9日下午3點,耿店村綠色蔬菜包裝加工車間內,20余名工人忙進忙出。一筐筐新鮮蔬菜被單獨包裝并貼上商標和二維碼,分類裝進保溫箱。車間外,3輛貨車等待裝車發(fā)往濟南。兩個小時后,這批蔬菜即能成為中高端顧客的晚餐食材。
“這是訂單直供,人家看中的是‘綠冠’的名氣?!卑b車間負責人耿富征說,去年,濟南能臣貿易公司經過多方考察,認定了綠冠合作社的綠色蔬菜生產資質和規(guī)模,把為1200名會員全年供菜業(yè)務放在了綠冠。訂制蔬菜按年結算,品種月選,每星期送達一次。客戶可掃描二維碼,實現(xiàn)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環(huán)節(jié)追溯,受到中高端客戶青睞。
能接下大規(guī)模的鮮摘菜直送業(yè)務,耿店已精心耕耘了十五年。
15年前,耿店是魯西腹地的爛桿村。2002年,全村420位選民、27名黨員以接近全票把耿遵珠“硬推”到村委主任兼支書的位置,要讓他“救救”村里的棚菜:種了5年的106個蕓豆棚因重茬出現(xiàn)大面積死秧,村人戲謔“早晨拉晚上拽,一天賠進幾十塊”。
耿遵珠不違民意,中斷了自己干了7年的糧食生意,拾起了村里的爛攤子。上任后,耿遵珠第一件事就是從壽光引進黃瓜、西紅柿、辣椒新品種,聘請2名壽光技術員進耿店指導蕓豆棚改黃瓜、西紅柿,耿遵珠白天跟著鉆大棚,晚上陪著搞培訓……來年算賬,大獲成功,創(chuàng)造出棚均純收入5790元的記錄,最多的一個棚掙了1.4萬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
但是老棚全是拉苫子的,面積小,勞動強度大,耿遵珠再次帶著村干部、種菜能手下壽光參觀學習,宣傳發(fā)動推廣建設占地3畝、年收入6萬元的高標準卷簾機大棚,看準市場只種高品質綠色蔬菜。
高品質帶來了高收入。如今,村里除了耿遵珠家和“五保”戶外,家家都種棚菜,年收入一二十萬元的大有人在。在綠冠合作社的帶動下,賈寨鎮(zhèn)已有20個村種菜致富,人均增收3000多元。
“創(chuàng)新都是逼出來的”——
資產變股金社員變股民
耿店村的蔬菜種植在合作社的經營下,鏈條不斷延伸,形成了前有育苗場,中有資金互助社,后有蔬菜批發(fā)市場、精包裝廠、大棚生態(tài)園的一條龍生產,每部分單獨運營,各自入股分紅。
耿傳喜說:“集體決策、合作社經營、村民持股,這決策權、經營權和所有權三權分置,是遵珠的發(fā)明?!?/p>
耿遵珠則說,都是事逼出來的。
合作社發(fā)展之初面臨銷售難、資金難兩大難題,“咱自己建市場!”看到村民風吹日曬地到處趕集,村里決定建一處批發(fā)市場,吸引菜販“上門收貨”。缺錢,村黨支部給出意見,決定拿出3萬元集體資金入股,剩余由村民入股。最終,35戶村民入股,多的1萬少的1千。于是,投資15萬元的綠源蔬菜批發(fā)市場建成,村民足不出戶便將蔬菜銷售一空。
市場建成,怎樣經營?經營交給了合作社,即上門收菜的菜商需要交納每斤3分錢的管理費,作為盈利,股東年年分紅。去年,蔬菜行情好,批發(fā)市場的分紅率達到50%。
自此,耿店村建立起了“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的產權關系,實現(xiàn)了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重大轉變。而接著,這種村民集資入股的模式被應用到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2010年,依托綠冠蔬菜合作社,耿遵珠籌集股金100多萬元,建起了5個高標準育苗大棚,育苗100多萬株,年底分紅也達到了20%。那一年,單是合作社、蔬菜市場、育苗場分紅增股就達70多萬元。2011年,合作社籌資11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100畝,年育苗能力達3000萬株的高標準智能育苗基地、試種基地,每株苗比在外邊買省1毛錢,大大降低了棚戶的成本,也徹底結束了從壽光進苗的歷史,群眾參股集資54萬建包裝車間。2013年,合作社流轉土地200多畝,群眾參股集資104萬,用于建設生態(tài)園、采摘棚、大弓棚,并成立了資金互助會,村民可以在互助會里存錢,也可以股權證做抵押貸款。
目前,合作社下轄包裝廠、加工廠、育苗廠、恒溫庫、批發(fā)市場等相關企業(yè)10家,合作社入股資金800萬元,擁有“茌星”牌綠色食品商標3個,發(fā)展社員316戶,帶動周邊農民5000多戶,實現(xiàn)年利潤200萬元,戶均增收6300元,被評為市級優(yōu)秀示范社。
“空殼村有了城市味”——
合作社也有集體的一份
入夜,耿店4條東西街、3條南北街、70多盞高桿燈“唰”地亮了。修大街、安路燈,村里少說掏了七八萬塊錢,沒收群眾一分錢。曾經“空殼村”的耿店哪來的錢?
原來,合作社里也有集體的一份。耿遵珠當選村支書后,想方設法增加村集體收入,他將村里閑置的4畝大坑、100畝宅田荒地、10條路段綠化權等“村資”面向全村競標拍賣,耿店村賬面上破天荒地有了36萬元的資金。
然后,村集體參股蔬菜批發(fā)市場建設。村集體以3萬元入股,到目前,蔬菜市場已分紅13次,村集體3萬元本錢光紅利就分到了19萬元。
2013年,村里又建起生態(tài)體驗館,村集體以20多萬元入股,100萬元股本中占股20%,又為村集體栽下一棵“搖錢樹”?;檠绱髲d等租賃、沿街門頭房開發(fā)等項目陸續(xù)實施,耿店的集體積累已攀升到500多萬元,辦起事來也愈發(fā)大方。
如今的耿店村越來越有城市味。不僅修路、安燈,還建起全縣第一個村級敬老院、第一個村級婚宴大廳、第一個能現(xiàn)場報銷的村級衛(wèi)生室,第一個村級殯儀館,第一個溫泉地熱井實現(xiàn)“村級供暖”,180戶村民全部搬進了新樓,先后被山東省授予“生態(tài)文明村”、“宜居村莊”等榮譽稱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中國互聯(lián)網汽車金融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潛力研究分析
互聯(lián)網汽車金融研究報告對互聯(lián)網汽車金融行業(yè)研究的內容
小微企業(yè)是小型企業(yè)、微型企業(yè)、家庭作坊式企業(yè)、個體工
中國環(huán)保服務業(yè)“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及投資前景咨詢
中國把環(huán)保服務業(yè)定義為與環(huán)境相關的服務貿易活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