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視力色:
車市面臨五大不利因素深度分析
-
http://shiquanmuye.com 發(fā)稿日期:2008-9-2
- 【搜索關鍵詞】:研究報告 投資分析 市場調研 車市 汽車業(yè) 二手車 乘用車 反壟斷法 廣豐 油價
- 中研網訊:
-
車市素有“金九銀十”一說,然而在油價和物價上漲、地震災害和股市持續(xù)下跌等不利因素下,今年的車市增長受到大幅制約。關于千萬輛銷量一直是今年爭論的話題,是否沖破這道心理坎倒是其次,能讓車市回暖是廠商們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在今年之前中國從未舉辦過奧運會,所以對于奧運后緊接著的一個月車市會怎么樣,誰都無法準確預估。這個特殊的月份正巧也是被稱為“金九月”的傳統(tǒng)旺季。銷售高峰的月份承載著廠商全年的期望,尤其在車市整體銷售情況不佳之時,如何打好這場銷售保衛(wèi)戰(zhàn),成為當今各個車廠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然而,今年的“金九”銷售之路卻伴隨的諸多坎坷。股市的一路下滑,套牢了許多擁有購車能力的消費者。去年入市的徐小姐說,自己沒有趕上股市的“好時候”。入市的10萬元資金,現在市值只有不到2萬元!爸車笥旬敃r在股市都收獲不小,聽說奧運前股市不會很差。正好打算在今年買輛車,所以覺得應該比存在銀行好一點,但現在看來購車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了!
受到股市下挫而放棄原本計劃的購車者有很多,一位長安福特經銷商銷售人員告訴本報,他所接待不少購車者都會談到股市問題,放棄購車計劃的客戶最終原因“股票套牢”占了不小比例,還有一些則從中高級車轉向購買中級車。這位銷售人員介紹說,“這其中也有一定油價上漲的因素,有的客戶從2.3L的中高級車改為購買1.8L的車型不僅是售價原因,也考慮到今后長期的養(yǎng)車壓力能小一些!
雖然今年很多購車者的購買力下滑,但對于傳統(tǒng)旺季的9月份來說,車企仍然偏重于選擇這段時間來投放新車。除了雪鐵龍C4世嘉、新寶來、新?怂谷齻合資品牌重頭戲之外,奇瑞A3、比亞迪F0、力帆620、吉利熊貓等車型也將在近期發(fā)布。不過這一系列新車在“金九銀十”這段時間里拿到的最多只是訂單,而無法轉化為實際的銷售數字。
車市專家指出,國內車市的穩(wěn)步增長是大趨勢,然而今年的車市收到地震、股市、油價等多種因素影響,僅憑今年剩下的四個月中,大部分車廠無法完成銷量沖刺而完成年度目標。而同樣,車市在奧運后整體態(tài)勢較好,但反壟斷法推出、消費稅調整的效果實際顯現則可能是滯后2個月左右,9月車市爆發(fā)式增長的可能性較小。另一些專家認為,整體負面影響將使“金九月”不復存在,甚至成為“黑九月”。
金九月?黑九月?
“股市套牢、通貨膨脹,原來打算買車的錢都蒸發(fā)了!
今年,有著這樣想法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在購買力下降之后,車商所面臨的則是更為嚴峻的資金赤字,上海某汽車銷售集團市場部一位負責人說:“現在集團上下都很緊張,今年車市太差,公司的資金出現不小的問題!
購車者急、車商急,購車中堅力量“疲軟”是今年的大問題。有人說,在千萬銷量的年度夢想漸成泡沫之時,與其委婉嘆息,不如想想如何應對這即將到來的“黑九月”。
黑九月·不利因素一 購買力弱化:股票套牢,貸款又難
“本來大家說從奧拓炒到了奧迪,現在連奧拓都快買不起了。”
身邊有一個朋友,5月份定了馬自達3,要求黑色,商家說只有紅的,黑的要等一周。一周后,股市慘跌,一輛馬3幾乎跌沒了,到現在還沒有買車!氨緛泶蠹艺f從奧拓炒到了奧迪,現在連奧拓都快買不起了。”這是另一外股民購車者調侃的話語。
業(yè)內人士指出,三四月份以來的股市低迷是這幾個月來車市遇冷的原因之一!坝袔讉客戶本來很有意向的但最終沒能成交,原因是本來打算買車的錢又套進了股市。”而除股市以外,其他物價的上漲和油費的調整也成為影響購車情緒的原因之一。此外,按揭貸款門檻提高、物價有所上升等也是5月車市銷售平淡的重要原因。在市區(qū)做裝潢生意的李先生本來準備買車,最近他到銀行一問,才發(fā)現貸款比以前難了,由于貸不到款,他擔心流動資金不足而影響生意,所以決定延緩購車計劃。
從今年3月份開始,按揭購車門檻的提高也延緩了一部分市民的購車計劃。某4S店的銷售經理汪先生介紹說,今年3月份以前,按揭購車的市民只需要提供單位或公司開的工作證明和本人身份證就可以按揭購車了,3月以后,按揭購車者還需要提供商品房的房產證,或擔保人的收入證明等等,按揭門檻的提高阻止了部分市民的購車欲望。而且隨著收入預期下降,超前消費熱情下降,因此貸款購更高檔車的需求下降,這也導致貸款購車比例下降。
黑九月·不利因素二 養(yǎng)車費用不斷增大:奧運后油價可能再調整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期表示,目前我國成品油的價格仍然低于國際價格,奧運會后油價的變化,將由國家整體經濟發(fā)展的情況、國內外能源狀況以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決定。
油價可能再次調整,眼下的購車選擇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用車成本,節(jié)油再次成為影響車市的關鍵因素。
8月18日下午,在國家能源局召開的“中國能源狀況和國際合作”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目前我國成品油的價格仍然低于國際價格,奧運會后油價的變化,將由國家整體經濟發(fā)展的情況、國內外能源狀況以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因素決定。
“價格往往反映出產品的供求關系,中國正在從政府控制價格體系逐漸向市場價格體系過渡!睆垏鴮氄f,奧運會以后油價會怎樣變化,要根據奧運會以后整體經濟發(fā)展情況以及國內外能源狀況而定。他表示,我國正從政府控制價格體系逐漸向市場價格體系過渡,能源價格改革的總方向是要按照市場規(guī)律與國際接軌。
實際上,今年以來,油價不斷上漲就一直是熱點話題。受用戶對油價倍增預期和收入增長率下降的預期影響,今年的車市可能會出現下滑。
來自市場的反應顯示,油價的上漲正在悄然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人們在買車時多會考慮到使用成本而“棄大買小”。近兩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瘋漲,消費者對未來油品價格上漲都有心理預期,1.6L及1.6L以下小排量車也因此被譽為“黃金排量”,而受到車企的重視。油價上漲增加了養(yǎng)車的成本,這將成為各車型在市場銷售的一個顯著標識。在消費日趨理性的背景下,用戶更側重于汽車的核心功能,追求的是車的經濟實用,低油耗、高品質車型自然成為購車族的首選。
與此同時,以節(jié)油著稱的日系車優(yōu)勢開始集中展現,日系車銷量和市場份額也得到提升。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最新的產銷數據顯示,2008年1-7月,日系車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0.62%,比德系車高出整整10個百分點。
市場分析認為,油價調整將會影響現有的車市結構,并會影響到消費者出行方式的轉變!坝蛢r這么貴,是否真值得買車?”成為了對購車者們深深的拷問。
黑九月·不利因素三 抑大揚小難:波瀾不驚的“消費稅調整”
據有關調查發(fā)現,旗下擁有眾多大排量乘用車的合資廠商,對政策表現并不敏感。只有為數不多的以生產小排量汽車為主自主品牌,希望這次調整能對市場表現有所積極影響。
消費稅出臺后,50%網友認為對自己是否購車不受影響,接近一半網友認為不會對大排量車造成抑制,原因在于“大排量車主主要是富裕人群,不在乎多加稅”。最后超過7成網友認為,消費稅無法“揚小”。
但總體來說,消費稅調整對車市影響有限。不提車輛購置稅,不提燃油稅,單一的汽車消費稅調整注定會成為本年度最具諷刺的關鍵詞之一。
歷史表明,兩年前的汽車消費稅政策并沒有起到當初預定的“抑大揚小”效果。相反,在近兩年里,進口大排量汽車逐年增長,而小排量汽車銷量則環(huán)比呈現出遞減趨勢。
增加油價,不實施燃油稅,對汽車工業(yè)的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將不會產生重大影響。這一判斷基本為行業(yè)普遍接受,因為所有增長的費用都有可能完全或部分地轉移到消費者身上,而這些對于目標客戶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7月底,在本報組織的一次針對凱美瑞、雅閣和新天籟的對比試駕中,一位有意購置一輛3.5L新天籟的客戶告訴筆者,他更在意的是汽車的舒適性,對售價是增加還是降低的10%,并不會非常在意。
此外,消費稅是價內稅,生產企業(yè)內部可消化大部分成本,消費者承擔部分有限。在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現實環(huán)境下,購置大排量豪華車的消費群體真會在意價格嗎?消費稅要調整的消息自6月起就開始在坊間流傳,而先行動起來的進口豪華車早就做了應急準備。說是抑制大排量汽車消費恐難以見效。
在小排量方面,這原本是自主品牌最游刃有余的區(qū)間,而政策的滯后也讓自主品牌失去耐心,進而主動進入可以賺取更多利潤的中高級區(qū)間。與此同時,出于對中國油價早晚要與國際接軌的判斷,從2006年到現在,80%的合資企業(yè)都投放了A0級的新車。這也給一直為生存而努力的自主品牌形成了壓力。
而合資企業(yè)由于在技術和規(guī);膬(yōu)勢,可能會惠及到消費者。前提是,這些A0級產品在這些合資企業(yè)生產中的比重有多大,企業(yè)會不會將這2%的“恩惠”轉讓給消費者?
調整消費稅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國家節(jié)能減排工作目標的實現,就不能不重視車市結構的主流車型,通過對近幾年車市的觀察,主體部分正是這次調整保留的部分,即1-3L車型。
黑九月·不利因素四 買賣關系緊張:反壟斷法加劇消費者與廠家的“不信任”
“限價、限區(qū)域銷售”這個套在汽車經銷商頭上的“緊箍咒”將會消失,這意味著汽車經銷商將享有自主定價的權利。消費者是如何看待經銷商自主定價呢?調查顯示,這種做法反而加劇了消費者與廠家的不信任關系。
7月23日,廣豐宣布放開對經銷商的價格限制,成為第一家響應《反壟斷法》的汽車企業(yè),隨著《反壟斷法》的正式實施,眾多分析認為“最低限價”這個套在汽車經銷商頭上的“緊箍咒”將會消失,這意味著汽車經銷商將享有自主定價的權利。消費者是如何看待經銷商自主定價呢?調查顯示,這種做法反而加劇了消費者與廠家的不信任關系。車商降價迅速,已購買者覺得虧,為購買者覺得可以更低。
《反壟斷法》中規(guī)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協(xié)議,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因此,汽車行業(yè)廠商對經銷商的“最低限價”規(guī)則或抵觸《反壟斷法》條文,但業(yè)內有分析認為,《反壟斷法》實施不會徹底打破汽車行業(yè)的“最低限價”規(guī)則。
根據市場調查結果顯示,49.9%的被訪者認為廠商不會因為實施反壟斷法,而徹底放棄對經銷商的價格管制。目前汽車廠商之所以采用最低限價規(guī)則,主要是為了避免經銷商之間的惡意價格戰(zhàn),維護其品牌形象,所以,消費者認為即使廠商放棄最低限價規(guī)則,也不會徹底放棄價格管制。另有26.9%的被訪者認為,部分廠商或者能徹底放棄價格管制。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與成熟,由市場自動調節(jié)價格將是發(fā)展的大勢所趨。
同樣,受經銷商自主定價的影響,46.2%的被訪者認為“加價銷售”現象將減少,15.3%的被訪者認為“加價銷售”現象將消失。但也有15.3%的被訪者認為,如果汽車廠商徹底放棄價格管制,那么在市場供小于求時,也有可能導致經銷商加價銷售現象增多。
有分析認為,汽車廠商響應反壟斷法是借機調整車型銷售價格,而價格的波動最容易引發(fā)的就是持幣待購,據新華信調查,有70.3%的人近期有購車計劃,其中71%的計劃近期購車消費者表示會受到經銷商自主定價的影響,觀望汽車價格是否會再走低,從而延遲購車計劃。調查顯示,《反壟斷法》受到汽車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因此消費者認為就算不能真正實現經銷商自主定價,但實施《反壟斷法》后,汽車價格仍有可能下降,因此加深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情緒。
黑九月·不利因素五 大環(huán)境不佳:汽車產銷整體下滑
按照汽車市場的一般規(guī)律,汽車廠商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銷量任務分配應為45%和55%。而根據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統(tǒng)計,在上半年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廠商中,完成全年目標銷量45%的只有三家。
可以說,諸多因素造成了2008年的車市整體氛圍不佳。報告顯示,今年國內宏觀經濟環(huán)境趨緊:信貸緊縮、成本上升、通貨膨脹對企業(yè)利潤的影響逐步顯現,現金流量較為緊張。緊縮開支、嚴控費用成為企業(yè)消化成本上升的有力武器,不少企業(yè)都停止或減少車輛更新與采購。個人購車計劃則受到通脹、財富效應降低等因素影響。
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最新統(tǒng)計顯示,上半年,乘用車產銷365.31萬輛和360.90萬輛,同比增長15.97%和17.07%,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4.89%和5.19%。雖然能夠保持百分之十幾的增長顯示乘用車市場總體發(fā)展形勢仍良好,但這種發(fā)展速度已經遠遠低于企業(yè)預期以及在銷量上擴張的速度,造成企業(yè)資金緊張。
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銷售乘用車46.2萬輛,同比增加3.2%;08年前7月乘用車共計銷售378.98萬輛,同比增長12.7%;厥兹ツ贶囀谐尸F的“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態(tài)勢,使得去年本該銷量下滑的7月淡季表現出了和6月份持平的銷售表現。然而,2007年表現出眾的7月份,使得今年回復淡季表現7月在同比上的增長率較小。
清華大學汽車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顯君認為,整個下半年的車市估計利好因素不多。而在今年客觀不利因素之外,根據新浪網在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71.6%的消費者就認為整個2008年汽車價格不會上漲,也就是說消費者對于汽車降價已經成為習慣。即使沒有利空因素,持幣待購等待降價的心理在今年依然會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
某汽車網站主編胡安康認為,乘用車行業(yè)短期低迷將持續(xù)約3個月時間。從今年的整體表現來看,汽車行業(yè)增速放緩的原因是大部分消費需求暫時延后,但這種需求遲早是要釋放出來的。汽車銷量的回暖是必然,但時間可能要在今年四季度。
評論 “金九”漸行漸遠 “銀十”能否可期?
北京奧運會圓滿落幕,也讓被視線轉移的車市逐漸恢復正常。算上接著兩個相對往年有點冷的6、7月,車市希望在9月迎來轉機。但眼下的消費環(huán)境,讓人不免產生憂慮之,其情遠甚于再創(chuàng)輝煌的心理預期。
與新車搶風頭的還有準二手車。來在自乘聯會的分析認為,今年6月份是排放僅能達到國Ⅱ標準的汽車銷售的最后時限,全國最少有20000多輛國Ⅱ標準的乘用車雖然還沒有售出,但是已經報了銷售并上好了牌照,這些新車主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以二手車的形式進行銷售。作為市場一個關注度頗高的奧運贊助用車,也在9月將集中以拍賣的形式投放市場,近7000多輛奧運用車汽車的里程平均3-5萬公里,將以二手車形式進入市場,勢必也會影響到同品牌的系列車型銷量。
車市轉淡,拋開經濟形勢和市場消費環(huán)境恐難以救市。今年以來,通脹壓力加大,股市慘淡,當前物價依然居高不下,以上諸多不利消息難免讓人對車市環(huán)境產生憂慮。
“少投資、少消費、多存錢”,迅速成為今年國內市場的主流觀點。這對車市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汽車廠商能夠通過內部消化增長的成本壓力,并以較大的優(yōu)惠讓利于消費者,車市還是有可能獲得轉機,但出于對于新車利潤的追逐,讓人不敢抱有太大期望。
- ■ 與【車市面臨五大不利因素深度分析】相關新聞
- ■ 行業(yè)經濟
- ■ 經濟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