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公號“觀海解局”(ID:guanhaijieju)4月27日消息,27日上午,山西呂梁新聞辦官方微信平臺“呂梁發(fā)布”推送消息稱,4月24日至27日,溫家寶先后到4所學校,為學生們開地理講座。
觀海解局記者還梳理發(fā)現,這已經是溫家寶25年來第五次來到呂梁山區(qū)。1993年7月、2000年8月、2003年1月、2011年4月,他都曾到呂梁山區(qū)考察。
其中當地一所簡陋窯洞小學令其牽掛了18年。
在興縣一二0師學校,溫家寶與學生們下象棋
4天做了4場地理講座
“呂梁發(fā)布”的消息顯示,溫家寶共在當地待了4天,先后赴4所學校開地理講座,分別是嵐縣高級中學、興縣一二0師學校、臨縣高級中學和離石區(qū)江陰高級中學。報道稱,他講述了自然地理有關知識和中外科學家勇于探索自然奧秘的事跡。
在校期間,溫家寶還觀摩了學校地理課等科目的教學,參加學生們課外文體活動,與農村優(yōu)秀教師交流教育心得。
溫家寶在嵐縣高級中學作地理講座
官方公布的照片顯示,溫家寶戴著一副眼鏡,身穿黑色夾克和褲子,腳蹬運動鞋。他的每場講座,現場都座無虛席。除了做講座外,還參加學生們的課外活動,比如與學生一起下象棋。
觀海解局記者發(fā)現,其中的興縣是抗日時期晉綏根據地首府,一二0師學校還是國內首座由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師部番號命名的學校,2015年8月31日建成開學。它的得名是因為抗戰(zhàn)初,賀龍、關向應率領的八路軍120師駐守興縣,是開創(chuàng)晉綏革命根據地的主力軍。該校占地面積120畝。
為何鐘情于開講座聊地理?
觀海解局梳理發(fā)現,溫家寶退休后多次作地理講座。
比如溫家寶5年4次訪河北省興隆縣六道河中學,其中至少3次是地理講座。其中,2014年5月28日,溫家寶曾在這里作了第一次地理講座《與中學生談地理——自然地理》,闡釋學好地理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2015年5月6日,還是在該校,溫家寶上午當完地理課堂的“學生”,下午就當起了老師,為全校師生開了一堂地理講座,講天氣與氣候。
溫家寶在離石區(qū)江陰高級中學作地理講座
為何鐘情于地理講座?據人民網報道,溫家寶的父親溫剛對地質學情有獨鐘。他搜集了很多地質書籍,其中就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的許多著作。溫剛曾多次對溫家寶說,中國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寶藏,那些礦產資源需要青年人去勘探開采。
也許父親的教誨打動了兒子,1960年夏,南開中學畢業(yè)的溫家寶果真下決心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現為中國地質大學),并被地質礦產一系——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yè)所錄取,從此與地質礦產結緣。
溫家寶在臨縣高級中學作地理講座
2016年3月26日,《溫家寶地質筆記》首發(fā)式在北京舉行,該書由地質出版社出版。書中所收筆記、回憶文章及照片均為首次公開發(fā)表。該書收入溫家寶1968年至1985年在地質系統(tǒng)工作期間的工作、學習筆記160余篇,手跡影印件632幅。此外還有作者撰寫的回憶文章24篇,照片50余幅。
為何5次“光顧”呂梁?
觀海解局記者還注意到,除此次外,溫家寶還曾于1993年7月、2000年8月、2003年1月、2011年4月到呂梁山區(qū)考察。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03年9月20日,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溫家寶心情沉重地說,他有三件小事放心不下,其中第一件是10年前他曾經去過的山西臨縣一所窯洞小學。原來,1993年7月4日,他在山西視察期間來到了呂梁地區(qū)臨縣雷家磧鄉(xiāng)白家坪村小學。
“那天下著大雨,到了一所小學。那是一個非常簡陋的窯洞,只有十多套破舊的桌椅,五個年級的同學混班上課,學生面朝里,光線很暗。這幕情景我一直不能忘懷。我有幾年沒去臨縣了,不知這個窯洞學校還在嗎?那里的孩子現在上學條件怎么樣?我放心不下?!睖丶覍氄f。
該報當時回訪了該小學,發(fā)現其已有兩間面積80平方米的標準化教室、三孔教師辦公生活使用的窯洞,教室配齊了桌椅、黑板等教具。
2011年,溫家寶在興縣晉綏中學
待到溫家寶2011年再次視察呂梁時,當地干部專門帶來了新學校的照片,他看了十分高興。
2003年1月2日,元旦剛過,溫家寶率領國家計委、農業(yè)部、水利部等部門官員一行12人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到呂梁山區(qū)的靜樂、婁煩等貧困鄉(xiāng)村,看望困難農戶。溫家寶每到一戶都與村民圍坐在炕上親切交談,向群眾詳細了解收成年景、農民負擔、退耕還林、中小學教育等情況,詢問他們的困難與要求。
2011年4月2日至4日,溫家寶第四次來到呂梁山區(qū)的嵐縣、興縣和臨縣,深入田間地頭察看墑情,走進農戶家中問農事、訪民情,到學校、衛(wèi)生院和農貿市場了解民生,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2011年,溫家寶在呂梁了解馬鈴薯苗培育情況
之所以多次親臨呂梁,據《人民日報》報道,是因為該地位于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自然條件惡劣,目前仍是全國重點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之一。如何使呂梁山區(qū)走出貧困,從根本上改變面貌,是當地干部群眾努力探索的攻堅難題,也是溫家寶十分關心的問題。
(作者/李洪鵬)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農村金融體系行業(yè)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農村金融體系行業(yè)的
中國計算機系統(tǒng)集成行業(yè)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旅游休閑類網站行業(yè)研究報告中的旅游休閑類網站行業(yè)數據